正文

《行为世范做人师》1.为师者当有尊严(11)

行为世范做人师 作者:刘冰


过去学校开学,老师在前面一坐,学生开始拜师。我2003年到河南,漯河一位幼儿园的园长五十岁了,听了我几场报告,一定要跪着行大礼,我推也推不开,咋说也要拜师。我说你这是给我压了一座大山,学生越多老师越得扛着,担子就重了。有一天我是站在楼上目送她离开的,我目送她走的时候,她在大道上回头向我站立的这个方向深深地鞠躬。我想,她也功成名就了,在当地是有影响的、说话有分量的人。人能随便低下高贵的头吗?那是因为她拜师受教了。我告诉她说你拜的不是我个人,拜的是有责任心的老师。我们之所以被人尊重,是因为我们的真爱学生感受到了,自然生起恭敬心。如果不是用真心爱生,怎么能对得起学生和家长对我们的厚望呢?换一个角度讲,孩子们如果不懂得尊重老师,怎么会从老师那里得到学问呢?

能做老师,是因为学了师范专业;让看大门的师傅当老师不行,人和人的区别就是学习和不学习的区别。有的人能成为优秀教师,有的人则被开除出教师队伍,还是学习和不学习的区别。而人才的打造,就是要靠做老师的这双慧眼和爱心。大家都知道伯乐相马的故事,最早出现在《列子?说符》上,后来韩愈写了《马说》一文。《说符》是这么说的,秦穆公对伯乐说:“您的年纪大了,您的子侄中间有没有可以派去寻找好马的呢?”

伯乐回答说:“一般的良马可以从外形、容貌、筋骨上观察出来。天下难得的好马,是恍恍惚惚,好像有又好像没有的。这样的马跑起来像飞一样地快,而且尘土不扬,不留足迹。我的子侄们都是些才智低下的人,可以告诉他们识别一般的良马的方法,不能告诉他们识别天下难得的好马的方法。有个曾经和我一起担柴挑菜的叫九方皋的人,他观察识别天下难得的好马的本领绝不在我之下,请您接见他。”

秦穆公接见了九方皋,派他去寻找好马。过了三个月,九方皋回来报告说:“我已经在沙丘找到好马了。”秦穆公问道:“是匹什么样的马呢?”九方皋回答说:“是匹黄色的母马。”秦穆公派人去把那匹马牵来,一看,却是匹纯黑色的公马。秦穆公很不高兴,把伯乐找来对他说:“坏了!您所推荐的那个找好马的人,毛色、公母都不知道,怎么能懂得什么是好马,什么不是好马呢?”

伯乐赞叹地说:“九方皋相马竟然达到了这样高超的境界吗?这正是他胜过我千万倍之所在!九方皋所观察的是马的天赋和内在素质,深得它的精妙,而忘记了它的粗糙之处;明悉它的内部,而忘记了它的外表。九方皋只看见所需要看见的,看不见他所不需要看见的;只视察他所需要视察的,而遗漏了他所不需要观察的。像九方皋这样的相马,包含着比相马本身价值更高的道理哩!”等到把那匹马牵回驯养使用,事实证明,它果然是一匹天下难得的好马。

而“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段名句,则出自韩愈的《马说》。每个老师都是伯乐。我们的人才多得是,都是千里马,可是没有伯乐去赏识,所以千里马还是不常有。认定了是千里马,以后就是不拘一格降人才。过去招工,有的单位要本科生或硕士生,甚至要博士生。我接触过一些博士生,很遗憾,除了会他自己专业的那点东西以外,对社会、对人生、待人处世却一窍不通。所以有时候我听有人说:“什么博士,我看你什么也不是。不懂得规矩,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就哇哩哇哩说话,在走廊里大声讲话,见着长者不知道让座。我这里高科技的氛围不浓,您另谋高就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