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附录1/关于空性的教导(2)

妈妈的佛法书之育儿篇 作者:(澳)萨拉·娜塔莉


在《一颗包容万物的心》一书中,莎伦·索兹博格师傅分享了一个经验:看到一个经验的组成部分,会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它究竟是什么。她成功地克服了打坐时的强烈疼痛所带来的恐惧:

与其把疼痛看成是一个占领身体的完整实体,不如把它看成是一个万花筒般不断变化的世界:刺痛感、紧缩、发热、跳动,以及其他数以千计的感受。这些就是过去被我拼在一起称为疼痛的东西。通过看到这些组成部分——全部都是转瞬即逝的——我最终学会去探索疼痛的结构,而不是让它把我搞得抓狂。

莎伦继续解释道,看到情绪上的伤痛的组成部分,可以降低把它视为固定不变的东西所带来的恐惧。比如沮丧,实际上是“一些愤怒的瞬间,还有一些哀伤、一些沉痛和一些无望”,这些部分会不断地改变形式,直到最终消散。这样的理解让我们进入了与情绪状态全新的关系之中。

即便是对空性只有些许了解,一位佛教徒也该知道,言语,或是用来标识一样东西或一个人的名称,并不能概括那样东西的本质——它只是在我们心里的显现而已。语言是一种帮助我们沟通的工具。那些名相是有用的概念,但实相却在它们之外。同样的,灵性上的教导也只不过是一堆词语,并不能代表实相本身,因为实相是超越语言的。师傅们喜欢提醒我们,那些教导只不过是指着月亮的手指,而不是月亮本身。

当我们被看待世界的惯性方式占据时,空性的教导很有可能不会直接进入我们的心中。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方式来提醒自己这一真理,然后活出它来。如果能觉察到一切现象的空性,即使是那些刚接触佛法的人,也会从此不再把他们过去的事情太放在心上。事情往往并不是如我们初次看到它的那样。

我们对事情的诠释和做出的反应,毫无疑问,和它们的究竟实相相去甚远。我们可以探究我们对的强烈反应。同样的,我们可以去质疑我们所执著的东西的牢固性——真的有那么一样东西值得执著吗?那不过是我们心的投射罢了,本身并不实际存在,只是一些集合而已。实际上,我们最好是每天都保持着怀疑精神,带着好奇心去探究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绝不接受表面上的解释。

对空性的领悟,特别是自我的空性,可以终结所有的执著。这一教导有些深奥难懂,很多方面在这里我无法一一谈到。尤其重要的是,头脑层面对这一教导的理解,和打坐中精神高度集中时所闪现的深邃洞见,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