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朝闻道集》20 人类文字的鸟瞰(6)

朝闻道集 作者:周有光


最重要的发现是,公元前11世纪地中海东岸“比拨罗”(Byblos,在今黎巴嫩)的一块墓碑,上面的文字可以分析成为22个字母。它是后世大多数字母的老祖宗。

“比拨罗”字母书写的是北方闪米特语言。这种语言的特点是,辅音稳定而元音多变。书写音节时候,只写明辅音,不写明元音,让读者自己根据上下文去补充元音。因此称为“音节·辅音字母”,简称“辅音字母”。

“比拨罗”字母传到同样说闪米特语言的“腓尼基”,发挥更大的作用。“腓尼基”是古代东地中海大名鼎鼎的商人民族。“腓尼基”这个词儿的意思就是“商人”。

“腓尼基”字母传到希腊,遇到了使用困难。因为希腊语言富于元音,而“腓尼基”字母缺乏元音字母。聪明的希腊人,在公元前9世纪,用改变读音和分化字形的方法,补充了元音字母。

这个小小的改变,开创了人类文字历史的新时期。“音节·辅音字母”变成分别表示辅音和元音的“音素字母”。从此,拼音技术就发展成熟了。只有“音素字母”才方便书写人类的任何语言。“音素字母”不胫而走,成为全世界通用的文字符号。

公元前8世纪,希腊字母传到意大利,经过改变,成为“埃特鲁斯人”的字母。公元前7世纪再传给罗马人,经过改变,成为书写他们的拉丁语的字母,称为“拉丁(罗马)字母”。

拉丁字母跟着罗马帝国和天主教,传播成为西欧和中欧各国的文字。发现美洲(1492)和海上新航路之后,拉丁字母跟着西欧国家的移民传播到美洲、澳洲、大洋洲和其他地方,成为大半个地球的文字。

从传播路线来看,以地中海东岸(叙利亚/巴勒斯坦)北方闪米特字母为源头,一路往东,主要成为“阿拉马字母系统”和“印度字母系统”;另一路往西,主要成为“迦南字母系统”和“希腊字母系统”。

“字母文字”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1公元前11世纪开始“音节·辅音字母”时期,2公元前9世纪开始“音素字母”时期,3公元前7世纪开始“拉丁字母”时期,4公元后15世纪开始拉丁字母国际流通时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