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正能量(实践版)》跳出需要赞许的“笼子”(2)

正能量(实践版) 作者:(美)韦恩·戴尔


--你可以将别人的思想、言语和行为与你的自我价值完全分开。遇到反对意见时,你可以对自己说:“她又来这一套了。我料到她会提出异议,可与我毫不相干。”这样,你便能够铲除自怨自艾的情绪,因为它是在你将别人的观点与自己的思想联系在一起时产生的消极情绪。

--当听到反对意见时,给自己提出一个重要问题:假如他们同意我的观点,会对我有所帮助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除非你自己愿意,否则他们的意见无论如何都不会对你产生影响。此外,你很可能会注意到:如果你能够毫无顾虑地对上级或亲近的人提出不同意见,你生活中的这些人物将更为赞赏你。

--要接受这一现实:许多人将永远不能理解你,但这没关系。反之,你也会不理解许多与你很接近的人,而且也没有必要完全理解他们。他们与你有所不同是正常的,你可以理解的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你并不理解一切。一位哲学家曾说过:

……如果那些相互不理解的人们至少理解他们相互并不理解,那么他们还是有一定的相互理解;如果那些相互不理解的人们甚至不理解他们相互并不理解,那么他们简直就没有任何相互理解可言。

--你可以相信自己的立场是正确的,而不要去争辩或竭力说服别人。

--根据自己的判断去购买衣物及其他个人用品,不要以为别人的意见更有价值便去征求他们的意见。

--不要再通过爱人或其他人来证实自己的观点,不要再说“是不是这样,亲爱的?”或“我们是这样做的,对吗?”或者“你去问问戴安娜吧,她会告诉你的。”

--每当你采取了寻求赞许的行为时,大声更正自己,这样你就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倾向,并且逐步适应新的行为。

--努力避免你经常表示的甚至当你毫无歉意时也表示的道歉。各种道歉都是在乞求宽恕,而乞求宽恕和原谅则无异于寻求赞许。寻求赞许在这里所采取的形式是:“我知道如果我刚刚说的话是有意的,你就会不喜欢我,所以请你说我这个人还不错。”道歉行为纯属浪费时间,如果你只得到别人宽恕之后才能情绪好转,那么你就是让他人来控制你的情感。虽然你可以下决心不再重复某些行为,并且认识自己的某些行为不妥,但是道歉行为本身却是不健康的,因为这样你就是让别人来支配自己的情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