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趁年轻,折腾吧》怎样找到职业发展的路径(2)

趁年轻,折腾吧 作者:袁岳


所以你会看到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显性的,就是这件事情不是由我决定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我喜欢这个,所以我选了这个,结果发现其实不是这样的。包括很多老师教我们的东西,我们以为自己学了的东西自然就会掌握,结果发现社会上并不是这样的。比如有的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还在那里做实验,其实这个设备本身就是20世纪90年代的了。明白吧,社会上已经老早不用这个东西了,做了半天以后你觉得自己还行,结果到了社会上一看:哎,设备在哪儿呢?

那么,理想的状况是什么呢?当然,我说理想的状况在很多同学身上还没有发生,但我还是要说一说。理想状况是在你高中的时候,你就已经知道社会上有哪些职业。有一本书叫《中国职业大典》,大家可以到图书馆里查一查,这本书是由劳动人事部编的,这本职业大典告诉我们中国的社会有多少种职业。看了这本书以后你会很吃惊,因为你发现职业也太多了。

我们过去有一种说法,叫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本书告诉我们,不止360行,360行那是在农业社会的时候,就是清朝、民国之前的那些时候。但是现代社会就不一样了,因为经过了工业化、信息化,社会急剧地细分。现在有7300行,也就是说有7300种职业。

我们真正能够脱口而出的职业很少,正常情况下能够说出58种。警察、军人、老板、领导、局长……这些小朋友都能说,但是说不出更细化的。很少有小朋友说,将来我要当卡车司机;也不会有小朋友说,将来我要当咨询顾问;更不会有小朋友说,将来我要做风投。风投之间也不一样,还有细分,比如,有做天使投资的,有做风险投资(VC)的,有做对冲基金的,有专门做私募股权投资(PE)的,它们都不是一种东西,这些东西所要求的职业技能也是不一样的。

也就是说,细化的话有很多职业,而且这些职业要求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比如很多同学选择金融学,你老妈也说:“学金融吧,将来可以直接数钱。”所以很多人就会去学金融,这是因为很多家长希望孩子有一个确定的前景。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家长说:“你们女孩子,将来好好读书,读研究生,研究生读完了再读博士,可以留校当老师。女孩子当老师挺好的,很稳定,还有假期。”家长是这么认为的,他们也讲逻辑,跟你说为什么让你干这个。

其实社会上不是这个样子,你以为一个女博士,随便就能留在学校当女教授吗?凭什么留你呀?你长得又很普通,学位又没有那么高。社会上有另外一套逻辑,或者简单地说,并不是有一个学位就能做这份工作,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情。

我们在社会上遇到一份工作,第一要知道它到底是干什么的,这样才能知道你的专业适不适合做这份工作。比如你想要从事金融行业,就要知道金融的本质是什么。金融是数学游戏,金融产品实际上是一个数学概率游戏。比如我们去投100个项目,做得最好的情况是能成功30~32个,做得最差的是一个也没成。我们国家有70%的所谓风险投资(VC)一个也没成功。你以为做VC就很挣钱,其实一个都没成,全是亏钱的。当然最好的是做成功30%,比较一般的能成功2%~3%,也就是投100个项目成功2~3个。它就是一个数学游戏,但这个还不算高级的数学游戏,高级的数学游戏是什么呢?就是金融衍生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