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工业革命》第四章 打造强势价值链体系(5)

新工业革命 作者:(美)彼得·马什


多年来,大多数海外分厂基本上与母公司相互独立。公司海外分厂和国内运营之间几乎没有协作,至少没有每天接洽的业务往来。设置分厂的国家也非常有限,主要是工业化国家。商品的销售市场也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除了几个主要的工业化国家,其他地区劳动力的生产技能以及各环节的技术水平都相当低。因此,不管潜在的低成本吸引力有多大,假如不就品质做出较大妥协,根本无法在南美和亚洲这些世界发展中地区开设分厂。

互联制造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经济扩张的推动下,在全球范围内设置分厂的进程不断加快。出现了一批有快速发展迹象的新兴国家,各大公司都认识到在这些国家开设分厂的优势。在这些国家设厂,公司可以通过低成本获益,而且随着这些国家收入和需求水平的上升,还可以拥有在这些市场销售产品和服务的更好机会。随着这些海外分厂逐渐成熟,其掌握新技术和新生产工艺的能力得到提升,从而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全球总计对外直接投资(包括所有投入跨国商业运营的经济活动的资金)从1980年的500亿美元上升至2007年的1.9万亿美元。但受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全球总计对外直接投资在2010年降至1.4万亿美元,其中40%的资金投向了制造业项目,而这其中大部分资金用于设立新厂和分销网络。新增投资还得益于贸易壁垒的降低、交通和通信更加便捷,以及推动运费成本降低的长期趋势。苏联的解体及其他东欧国家发生剧变,以及印度等国政府管制的放松,都产生了明显的刺激作用。中国政府放宽了对西方公司在经济和投资活动方面的限制,其作用也同样重要。这些改革措施深受外国公司青睐,它们看到了在中国不断上升的投资潜力。

* 通用汽车公司由威廉姆·杜兰特于1908年在密歇根的弗林特创建。此后5年中,该公司收购了25家公司,这为其超越福特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汽车供应商奠定了基础。当时,美国很多公司都效仿福特在欧洲建立工厂的做法,这其中也包括通用汽车公司。

混合式思维

推动互联制造最后阶段的驱动力之一为“趋同”。世界各地的技术和质量标准逐渐趋同,具有制造能力的国家数量不断上升,为价值链的进一步分化提供了机会。不过,趋同也有其不足之处,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以及在产品与服务上的消费金额仍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差异在富裕和贫穷的国家之间尤为明显。正是世界不同地区的收入和工资差距不断加大,以及科技和制造工艺之间差距不断加大,验证了价值链的形成数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