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你可以幸福!》言语(16)

你可以幸福! 作者:(美)威尔·鲍温


塔迪亚斯·戈拉在《懒人开悟法》中解释:“爱你自己并不是建立自我的方法,自我中心其实是你陷入恨自己的误区后、证明自己还有价值的方式,爱你自己则能够溶解你的自我:你会发现没有必要去证明自己比他人优越。”

阿里并不是在自吹自擂,而是在肯定自己。他身处野蛮而竞争激烈的运动,如果他不相信自己最杰出,就不可能成功。在许多方面,阿里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宣言都会启动体育评论员、其他拳手和社会大众的“神圣小丑”功能,他们对他的攻击,使阿里更努力要证明他才是最伟大的拳手。阿里一脚踩入了让社会大众审视的火焰,再没有比步入火堆中,更能让他激烈舞动的事。

阿里首先得说服自己他值得获胜,为什么?因为他是最伟大的拳王!

你已经承诺要变得更幸福,但若你不觉得自己值得幸福,那么你就幸福不起来。只可惜大部分人总不免自我怀疑,拥有不安全感。这种觉得自己没有价值的感受从何而来?又该如何克服?

在《克服你内心批判的声音》一书中,几位作者提到他们所谓的“想象的束缚”(Fantasy Bond)。在孩子年幼之时,父母会为他提供一切,父母是这孩子福祉和安全的源泉。

由于父母在孩子的生活中是全知全能的,因此在天真而不成熟的孩子心中,父母就被当作神一样崇拜。

孩子年纪太小,无法了解他的父母也是人,也有人的错误、缺点和困难。因此如果父母之中有一位,甚或两人都以不慈爱、粗暴、批评的方式来对待孩子,这孩子就面临一个困境。

如果这孩子要感觉安全,怀抱希望,他的神必然不能倾倒。神永远不会错,如果神(在孩子眼中,就是他的父母)以不慈爱的方式对待孩子,而神又不可能会错,那么这孩子的推理就是他自己一定不值得被爱,这孩子就会向外寻求印证,以确定他们的信念是正确的。

在心理学中,这种做法被称为“自我验证理论”(self-verification theory)。孩子会做出证明他很坏、不值得爱的行为。他这么做,却不明白自己是试图印证象征神的父母不会出错。因为这孩子的行为,其他孩子甚至成人也会对他产生同样的印象,也以他很坏、不值得爱的方式来对待他,而这又加强了他的信念,巩固了这样的行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