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缺什么,日本缺什么》花很长时间决定一件事,好还是不好?(2)

中国缺什么,日本缺什么 作者:(日)近藤大介


作为日本最具代表性的电机生产商,夏普在2012年3月的财政决算(日本公司的会计年度为每年4月至次年3月)中曝出了376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00亿元)的损失。这一数字无情的证明了一点——继2012年第一季度出现138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10亿元)的赤字之后,夏普的业绩仍在加速下滑。虽然夏普的股价一度攀升至每股2600日元,但是如今已经暴跌至160日元。再加上1兆252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00亿元)的有息债务,夏普必将在一年之内面临破产。

回想起来,夏普至今已经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辉煌之路。上个世纪初,日本人开始“弃穿传统和服,改穿西装”,从而使能够固定西裤的皮带的需求量迅速扩大。于是,在1912年的9月15日,年仅19岁的见习金属工匠早川德次审时度势,与两位好友在东京本所区创立了一家制作“皮带头”的公司。而这个公司就是夏普公司的前身。

后来,早川德次于1915年发明了一种可以自动出笔芯的“早川式自动铅笔”(从此,早川德次开始使用“夏普”作为自己公司的名称和产品的牌名);1925年完成了日本第一台国产收音机;1953年制成了日本第一台国产电视;1962年推出了日本第一代国产微波炉;1964年成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台式电子计算机;1973年将“液晶”由理论变为了实际;1980年完成了录像电视的研发,1982年完成了电子电视的研发;1987年推出“电子记事本”1992年推出液晶摄像机;2001年推出液晶电视“AQUOS”……一个个高新技术产品的相继问世让夏普公司的产品销量直线增长。5年前,夏普曾自豪地向世人宣布公司的年销售额已经突破3兆日元(约合人民币2400亿元)。

但是,经历了辉煌之后,夏普仿佛掉入了深渊一般,产品销售情况急转直下。液晶制品、手机终端以及太阳能电池被誉为“夏普三大王牌事业”,然而这三大曾经占夏普总销售额七成左右的王牌事业竟然全部背负上了巨额赤字——由于受到亚洲各国的技术追赶和成本竞争力低迷的影响,夏普公司的液晶制品和太阳能电池两大事业的赤字分别达到了42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4亿元)和21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8亿元),手机终端事业也因对智能手机的研发进度缓慢而出现了6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9亿元)的赤字。其中,在液晶电视方面,夏普的世界市场占有率由2001年的80.5%跌至2012年的5.1%;2006年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夏普太阳能电池事业如今几乎要在国际市场上销声匿迹;2011年第一季度销量达到210万台的夏普手机也在2012年同期下降到了77万台;2004年依靠世界最高尖端工厂“夏普龟山工厂”的带动而繁荣起来的三重县龟山市,如今俨然变成了一座空城。

如此的大起大落真是令人大跌眼镜。那么,作为支撑起日本这个被称作技术大国的国家长达100年之久的支柱型企业——夏普,究竟发生了什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