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印度的呐喊》第二章 抱负(19)

印度的呐喊:亚洲崛起与壮大的见证 作者:(美)阿南德·格里哈拉达斯


第一堂课是英语会话;第二堂课是生活技能拓展课,被拉文德拉称为DLS 。但是他所有的课其实都是印度现行课程表中所谓的“个性发展”课,只是以不同的形式表现而已。该课程内容宽泛,从发音到面试着装,从团队协作到培养自信心,几乎无所不包。这是呼叫中心和高科技公司坚持的东西:他们声称收到很多优秀工程师的简历,但是他们连一个连贯的句子都说不利索,不能和别人一起工作,不能在众人面前做报告,不能平息顾客的怒气。甚至在孟买的麦肯锡公司,我都见到过这种情况,我同事们惊人的智商与他们蹩脚的社交技能极不协调。

事实上,个性,也就是“自我是独特的”这个看法,对于印度传统世界就像一个外来的强加物。印度教总是教育人们要自我净化,物质世界只是个幻象,只有超越和放弃这个物质世界,人们才能实现自由解脱。但是,不仅如此,正是印度一成不变的固定社会结构限制了个性的实用价值。你在生活中的地位据说是由因果决定的。你在家庭中的位置由你的性别和排行决定,不是由你的艺术才能或举止决定。在传统家庭中,你小时候的伙伴是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而不是朋友,这意味着你不用像西方世界的年轻人那样,要想尽办法让别人喜欢自己,因为你没必要在社交自由市场上与众不同。你的婚姻由别人包办,是根据家族的声望,而不是你的个人魅力。在一个家族中,个体成员的角色是可以互换的,比如我外祖父在没能让他娶到他选择的女人后,就转而向那个家庭的另一个女孩提亲,这个女孩就是我外祖母。在工作中,年纪大的人会更受老板器重,只是因为他比你年长,而对工作能力强的人则几乎没什么奖励,比如特别善于演说、推介或建立人际关系。在某种意义上,不是自己造就自己而是靠别人造就自己,社会激励体制传统上导致人们重视其他的追求,而不是培养个性。

拉文德拉和他教的学生一样,反抗陈旧的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但一旦那种反抗结束了,一个人就会发现自己形单影只。在传统体制下,这样一个人可能曾经出身卑微,但是至少他的世界是确定的。他知道自己该吃什么样的食物,他知道在周围人看来哪些东西是不净的、哪些是洁净的。他掌握一种语言,即使不能凭借这门语言在班加罗尔工作,但至少他是掌握了的。他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的言行举止、姿势口音和穿着打扮,所以如果他要走一条自我塑造的新路,他必须在得到工作、房子和汽车之前,掌握个性的基础。一句话,他必须有自己的个性。

在个性课上,拉文德拉的授课风格是我在印度从没见到过的。他是个民主开明的教师,也很风趣,只是简单地管理而不是霸道地统治。如果某个学生鼓足勇气大声回答问题,他会让全班同学为他鼓掌。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他完全是从自助书籍里搬来的办法:授权、回馈、激励、施行。他不是智慧的大师,高高在上地往下散播智慧的珠玑妙语,而正是那些死板的授课方式限制了印度的学习。

拉文德拉的使命似乎是将学生从他们自己身体中拉出来。他号召他们参与、尝试造句,并大声说出来。一个女孩把他叫到自己桌旁,先把自己的答案悄悄地告诉他,这样就不至于出丑。他教给大家一个首字母简称:JAM 。他告诉全班同学这个简称的意思是“稍等一会儿”(just a minute),并说这是一个常见的英语表达方式,虽然我闻所未闻。然后他复习肯定句、疑问句和感叹句的区别:肯定句是基础句式,就好像没有小茴香的米饭,平平淡淡;感叹句是他头一次在孟买看到大海时冲口而出的那句话:“哇!”仅仅是说出“孟买”这个词,一个人就可以感觉到自己有多大价值,而孟买在他学生的心目中还是一个梦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