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妄自菲薄的背后

喜欢自己现在的样子 作者:[日] 加藤谛三


活着本身就是恐惧

那些常常摆出一副瞧不起人的傲慢姿态的人,在内心深处是瞧不起自己的。

他们一面觉得真实的自己既卑劣又愚蠢,一面又拼命压抑这样的想法,一点一点将其封锁在无意识中,但依然隐约可以感知得到。因此,即使他们财富日益增多,权力越来越大,并以此为资本对人颐指气使,独处时也难免觉得不安和了无依靠。

傲慢的人一旦失去傲慢的资本,就会立即摆出摇尾乞怜的嘴脸,变成一个十分可怜可悲的人。他们一旦被上司抛弃,就会陷入绝境,彻彻底底变成一个任人欺负的可怜虫。

他们狂妄自大、傲慢地对待他人,蔑视他人,企图以这样的方式改变内心深处的自卑,转移自己的视线,暂时忘掉这种心理。

但是,即使能暂时忘掉,也不能改变这种心理。

美国的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有一本叫《权利和人格》的著作,他在这本书中追溯了人类为何会傲慢的根本原因,描述了人在如何看待自己这个问题上的矛盾心理。

也就是说,傲慢的人其实觉得自己是卑鄙、可笑、可耻的。

而且,对家人极度依赖的人,对外人大部分是一副旁若无人、冷酷无比的态度。构成这种依赖的基础,正是自卑的心理。

我在作演讲的时候,经常对大家说要学会尊敬自己。有人会误认为,这里的尊敬也是一种傲慢。其实,这是截然相反的两种心理状态,内心深处真正尊敬自己的人,是绝对不会有那种处处凌驾于人的态度的。

想战胜自卑,却走错了路

人们为了战胜自卑的心理,常常去追求权力。这样的人,借用拉斯韦尔的话就是——政治性人格。他还提到,努力追求权力并不是消除自卑唯一的方法,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不再积极地进行人际交往。

但是在后面这种情况下,将自己独立于众人之外而引发抑郁症的话,那就是这个人自身的问题了。如果将这种问题带到家庭中,很可能造成家人精神扭曲。比如,有心理问题的父亲在外面的世界丧失自信,回到家中就会要求家人不断地恭维自己。

一个人对自卑的应对,和这个人所处的环境以及本身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无论得到权力对解决自卑多么有效,但是懦弱的人根本不会展开实际行动去获得权力。结果,只能是不断要求别人恭维他。但是,这些方法都不会让一个人由自卑走向自我尊重。

要从根本上解决自卑的问题,必须找到那个能接受真实自己的人。

这比获得权力更能让人走出自卑的困境,同时也是解决因自卑产生的各种问题的最佳方法。

拉斯韦尔还说过,具有政治性人格的另外一个特征是,对被人尊敬有着十分炽烈、永无止境的渴望。

确实,权力可以满足他们这一渴望,但无异于饮鸩止渴,只会让问题越来越严重。

他们为什么对来自他人的敬意有如此强烈的渴求?仔细想一想,还是因为心底的自卑。

拉斯韦尔还提到:“有些人对权力的执著甚至能够引发暗杀事件,也有些当权者卸下官职以后自杀,还有些人连任失败都会引发抑郁症。”

从丧失权力导致抑郁症这一点来看,我们不难理解,自卑是他们渴望获得权力的动机,当然并不是唯一的动机。

手握权力就会变得傲慢的人和抑郁症患者都同样有自卑的问题,差别在于,前一种是自卑存在于他们的无意识中,后一种是这种心理已经侵入意识领域。

自卑的人对于当权者、社会地位高的人、富有的人有着十分矛盾的感情,他们乐于和这些人交往,也很喜欢他们,但是这种乐于交往和喜欢却并非发自内心。他们一方面很高兴和社会地位高的人来往,另一方面又对此很抗拒,既喜欢又反感。

真正想和优秀的人做朋友,首先应该对自己充满自信。真正的喜欢应该是单纯地喜欢,而不应掺有其他的感情。

只有当自己变得自信了,才能真正被人接受、被人喜欢,而对真正喜欢的人,应该坦诚相待。

带着自卑感和别人来往,只会让自己觉得受到伤害。

尽管如此,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很多人肆无忌惮地伤害自己。

不必妄自菲薄

有些人为了逃避自卑带来的痛苦而变得傲慢,或是为了摆脱苦恼而不再与他人正常来往,或是将家人作为发泄对象,对他们大呼小叫。他们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答案就是我们前面所提到的——找到能接受真实的自己的人。

这样的人又是什么样的呢?

其实就是真心喜欢自己的人。回想一下以前自己喜欢过的人或是想要交往的人,会发现可能当时自己也并没有那么喜欢对方。因为和对方在一起的时候,总是会觉得气氛有点尴尬,至少有一种不安的紧张感,总因为焦躁而感到疲惫不堪。

虽然很想和对方交往,但是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总觉得精神一直处于紧绷状态,不能说不开心,只是有种压抑的紧张感。

结果,这样的交往也只是形式上的、表面化的。一方面,对这样的交往感到高兴,另一方面又觉得抗拒,这种矛盾的感觉正是无法改善一个人自卑的状态。

自卑会给人们带来各种各样的烦恼。如果每个人都能和自己真正喜欢的人在一起,很多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

有些人说,和好朋友在一起喝酒都能喝出膀胱炎来,因为太开心了聊天聊得火热,舍不得挤出时间去洗手间,一直憋着,结果憋出膀胱炎来。

一直被好友的讲话吸引,都感觉不到想去洗手间,即使想去,也因为意犹未尽还想继续听朋友把话说下去,就一直忍着不去,时间越拖越长。

如果双方都苦心想给对方留下才华横溢的印象,想必绝对不会出现上面的情况吧?更有可能是把胃搞坏。拉斯韦尔有个观点是,过分要求别人尊敬自己的人,通常会长期依赖酒精。

要求对方无条件服从自己、无条件尊重自己,跟这样的人来往没有丝毫乐趣。无论对方多有权势,和这样的人来往只会让人觉得头疼。无论对方多么富有,我们都不应该和沉湎于酒精的人走得太近。

有些人经常吹嘘“我和××一起喝过酒”,这样的人以及周围的群体通常都有自卑的问题。

仔细观察这种经常吹嘘的人,可以发现他们对权威既抱有憧憬,又怀有敌意。即使与和他们有同样烦恼的富人、有权势的人来往,也不能敞开心扉与对方交流,帮助对方解决内心的问题。这样的人在人际关系中,能够尊敬对方,但是这种敬意中又伴随着敌意,因此无论表现得多么和煦温暖,总会觉得哪里有一丝挥之不去的冷漠。

这样的人无法感受到快乐。活着原本是一件快乐的事,但是他们的内心对同一件事常常抱有矛盾的想法,就会变得不快乐。例如对权威的憧憬和敌意,相互碰撞着,会让人郁郁寡欢。

如果是和真正喜欢的人在一起,是不会对对方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的。反过来,也可借此来判断对方是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人。

和自己真正喜欢的人在一起,本身就能感到满足,不会过分去在意他的措辞。反之,如果要求对方服从自己,那么对方就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人。

真正相互欣赏、相互喜欢的人之间会自然而然产生尊重和理解,不需要采取“要求”这种生硬的方式来沟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