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元代平话刊行的条件

元代平话研究 作者:卢世华


第一章 从说话到平话的历史性飞跃 4 7 看,说话人的教材主要是那些历史典籍和笔记小说集。对于“盖讲得 字真不俗"的宋人来说,他们文化水平高,大概不需要白话记载做辅 助,就能够阅读各种典籍,然后讲述出来,所谓“乃见典坟道蕴,经籍旨 深"。① 总而言之,宋代说话人的故事依据主要是历史和文言小说文献记 载的内容,当然也不排斥社会流传的一些传说。说话人把这些故事记 在心中,在表演的时候,用通俗流利的语言讲演出来。他们在口头上 完成了白话小说的创作过程:把文籍记载的文言故事,变成了口头讲 述的白话故事。但是,他们的创作仅限于口头,仍然没有开始用笔进 行白话小说的创作。白话小说的诞生并不在宋代,即使在晚唐五代时 期曾经有过变文,这个传统也没有在宋代继续下去。白话小说的诞生 需要一系列的社会条件,而宋代只是准备了口头讲述故事这个重要条 件,其他条件则要到元代才具备。到了元代,中国古代白话小说才真 正诞 牛 。 第二节 从口传到笔录 说话只是在口头上讲演故事,是一种伎艺,白话小说是书面的文 学作品。从说话的口头创作到白话小说的书面编写,是一个巨大的变 迁。完成这个变迁需要许多条件,比如刊行、流通的条件、作者和读 者、白话文的写作氛围等。只有这些条件成熟了,白话小说才得以 刊行。 从产:生条件看,元代比宋代更适合白话小说刊行;从现存白话小 说文献看,元刊平话作品众多,流行的时间长达一百余年。 元代平话刊行的条件 尽管宋代有繁荣的说话,但是宋代通俗小说的刊行本在目前无法 找到。《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被怀疑为宋代的作品,可是鲁迅推断是元 代的刊本②;王国维也定其为元刊本。也有许多学者认为《五代史平 话》是宋代的作品,但证据都不充分。我们只能确信元、明代许多白话 ①[宋]罗烨《醉翁谈录》之《小说引子》。 ②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年 8 月版,97 页。4 8 元代平话研究 小说的故事内容可能来 自宋代的说话创作,因而带有宋代的痕迹,然 而其文字改编和刊行却应该是在宋代以后进行的。 宋代有许多不利于刊行白话小说的因素。其一,宋代刻书十分 认真,刻印费用十分昂贵,刻书仍然是十分奢侈的。只是一些重要 的经史、文集和使用频率极高的日用书籍能被刊行,消遣性小说是 很难被刊行的。文言小说的印行也要受到限制《,太平广记》就与 《太平御览》的命运不同“,御览’可以得到刊行,而“广记’是小说,非 学者所急需,编好后搁置不刊。白话小说文字多而所含故事内容 少,刊行就更为困难了。其二,宋代白话小说刊行困难,接受起来也 会很困难。以宋代人的博学,谁能接受如此浅俗不堪的作品呢? 有 人说宋代产生过白话文《朱子语类》,可是这部书的性质与白话小说 完全不同,它是当时儒学大师朱熹的哲学著作,对科举考试都意义 重大。 而元代则具备了白话小说编写刊行的社会文化条件。 第一,元代社会风气重视实利,享乐风气盛行,这有利于消遣性的 通俗文学产生发展。 在中国历史上元代很特殊。统治者自塞北入主中原,所求者唯财 富,发动战争目的就是四处掠取玉帛子女,这与历史上汉族各军阀以 夺取和稳定政权为最高目的不同。成吉思汗时,在一定季节(通常是 秋季)向金和中亚发动猛烈的袭击,在饱掠财富之后,满载而归,回到 草原。因为在广袤的草原,土地只是牧羊之所,他们的生活方式就是 随水草而迁徙,从不长期在一处定居,他们并没有视土地为财富。对 于中原的土地,他们也是这样看待。在这种蒙古人惯有思维的支持 下,即便是忽必烈这些汉化了的后代君主,仍然把掠夺财富、交通贸易 作为执政的最高目的。至于社会稳定,他们始终是依靠所向无敌的军 队和以精干吏员为队伍的司法系统来维持。他们也从来没有视中原 大地、江南为自己的家,他们心中的家乡是草原。即使已经统治中原 了,大元皇帝每年四月都要回到建立在草原的上都度夏,在秋冬再迁 回大都,保留着在两都之间迁徙生活的方式。① 在武力上,剽悍的蒙 古人是十分自信的,他们从来就不乏征服其他民族的气魄。而繁文缛 节的文化建设,则显得多余,他们所征服的金和南宋,在文化建设上成 ①参考史卫民《元代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 年 1月版。第一章 从说话到平话的历史性飞跃 4 9 绩斐然,远远胜过蒙古本身。可是一个征服者怎么会认为被征服者的 经验对统治有益呢? 其突出的行为之一就是废除科举考试,之二就是 重用吏而不用学者为官。其实,他们赤裸裸地给民族分等也是对传统 中国文化的公然鄙视。因此,在宋元交替时期,文人经历的阵痛是最 深的。因为他们拥有的知识已经不再是荣身之物,除了和别人一样经 受民族压迫之外,他们还要承受学问贬值之灾。受此影响,精英文化 就止步于前人的成就,而消费通俗文学则有了长足的进步。在这种社 会氛围里,没有人会觉得谋图财富和享乐是可耻的,反倒认为孜孜于 学问的儒士酸腐可笑。马致远描写元人争夺利益的场面为“:密匝匝 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①马致远代表了少数清高自 许的文人形象,而更多的文人则选择随世沉浮的城市文化生活来寄托 人生的失意,如关汉卿“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担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② 甚至粉 墨登场,在戏场、青楼寄托一生的喜乐,最终成为纷攘世间推波助澜的 一分子。 尚俗尚直的社会风气对于元刊平话的出现也是有利的。平话与 史书的区别就是平话平直浅俗,这正是追求消遣的一般读者所需要 的。元代社会不排斥粗野浑朴风格和平直浅俗的语言。元代社会显 示出较好的包容性,人们的思想比较开放,比较重视功利,较少被名节 纲常等思想束缚。 其次,元代社会制度客观上给平话提供了作者。因为科举之门已 被关闭,元代的文人必须另谋生路。他们并未全部进人了通俗文学创 作的领域,元代也出现了一大批诗人、画家和学者。一部分文人十分 贫寒,也依然保持着清高的品性。可是毕竟有很多才华横溢的作家进 入了通俗文学的行列,从而为中国通俗文学第一个高峰的到来准备了 十分雄厚的人才基础。 在元代社会受打击最大的是儒士。他们历来对皇帝都怀着崇儒 爱民的心理期待,皇帝起码在名义上、口头上爱民贵士,可是蒙元皇帝 却公然歧视他们;他们已经习惯通过考试获取功名以扬名显贵,可是 蒙元皇帝却掐断了他们的根本出路。更令他们绝望的是,这种不讲道 ①[元]马致远[双调《] 夜行船》,见隋树森《全元散曲》,北京:中华书局 1964 年 2 月版,269 页。 ②[元]关汉卿[南吕一枝花《] 不伏老》,同上书172、173 页。5 0 元代平话研究 理的统治方式,导致了一种轻视儒士的社会风气,所谓“臭老九’、一辈 子都不能发迹的“腐儒’“、穷酸饿醋’之类说法均出自这个时代。这种 统治方法看起来是倒行逆施,但蒙元的统治凭着强大的武力也同样运 行得很正常,并没有立即发生社会危机的可能。愤懑之余,他们还必 须另谋生路,毕竟生活是要继续的。不能做君主的顾问助手,做服务 于大众的通俗文学作者倒不失为一种生存方式,同样也能因为其中的 乐趣给人生以某种慰藉。 在通俗文学中,最能驰骋文人才气的是元代杂剧、词曲,也包括早 期盛行的诸宫调。这些表演方式本来出自民间,在金、南宋时期已经 存在,并已经在市井产生一定的影响。到元代后,由于高才文士的加 人,通俗词曲立即脱胎换骨,巨匠们把通俗词曲的魅力充分发挥出来。 关汉卿《谢天香》杂剧楔子日“:郑六遇妖狐,崔韬逢雌虎,大曲内尽是 寒儒。’为衣食所迫而从事杂剧等通俗文学的创作,是元代文士们特有 的经历。 文人参与通俗文艺的创作,不仅仅限于杂剧词曲,也包括说唱故 事表演和通俗小说的编写。朱桂英就是一位由宦门子弟而“错立身" 的杰 出艺 人: 至正丙午春二月,予荡舟埃春,过濯渡,一姝淡妆素服,貌娴 雅,呼长年舣棹,敛衽而前,称朱氏名桂英,家在钱塘,世为衣冠旧 族,善记稗官小说,演史于三国五季。因延至舟中,为予说道君及 艮岳及秦太师事,座客倾耳耸(听),知其腹笥有文史,无烟花脂 粉。予奇之日:使英遇思陵太平之朝,如张、宋、陈、陆、史辈,谈通 典故,入登禁壹,岂久居瓦市间耶? 曰忠曰孝,贯穿经史于稠人广 座中,亦可敦厉薄俗,才如吾徒号儒丈夫者,为不如已! 古称卢进 女为女学士,予于桂英亦云。① 这位朱桂英本来是衣冠旧族中的女学士,如今在市井讲史、说小说,在 她的身上,既有伎艺人的才辩和表演能力;又有衣冠子弟的遗风:淡妆 素服,腹笥有文史。衣冠子弟的加入,无疑使说话等伎艺表演提高了 层次:他们文词更美,知识更丰富,人俗而能脱俗,格调也更清新,能够 ①[元]杨维桢《东维子文集》卷六《送朱女士桂英演史序》。第一章 从说话到平话的历史性飞跃 雅俗共赏 。 朱桂英讲艮岳秦太师的故事,让我们很容易就能想到《宣和遗事》 的编者也应该是这样一位同时精通于文史和通俗说话伎艺的“学士’。 在《宣和遗事》中,文言叙事和白话叙事俱工,白话小说和文史内容相 杂,其作者必然是一位有着说话伎艺、也有文章驾驭才能的儒士。《醉 翁谈录》也是如此,该书开首两篇白话论文以说话人的口气写作,思路 清楚,文辞扬厉,论述十分到位,而后文则全部是用文言抄写或者是摘 录的小说故事。儒士兼说话人的身份,使他们具有了驾驭两种风格文 字的能力。 《五代史平话》中黄巢的自述似乎正是作者的亲身经历: ……黄巢道“:小生意下不是恁地说。为见而今世界不是修 文时节,小生赴选长安,取的三名,不是权势子弟,则是豪富儿郎。 咱每寒酸贫儒,纵有行如颜、冉,文如班、马,也不中选。看来只好 学取长枪大剑,乘时作乱,较是活计。咱每贫儒,处这乱世,饥来 有字不堪餐,冻后有书怎耐冷? 便如师父平 日无书不读,直是皓 首一经,也不得 一名半职,便在 乡里教 着徒弟,也济得甚 事?"……① 元代前期停止科举考试约八十年之久,元代后期虽然有科举考试,但 是录取汉人、南人的名额很少,且舞弊严重,对于一般的读书人来说, 仕途是很黯淡的。科举无门的一肚子苦水如此流畅自然地倒出来,仿 佛是作者的亲身感受一般。其刚健的文风,真情的抒发,很为评论家 称道。②《五代史平话》里说的现象是符合元代现状的。该平话在历 史大事上也十分清楚,郑振铎以为是平话作品中少见者。显然是一部 “学士’编写的通俗历史小说。由此可见,不仅讲史演说者中不乏“学 士",平话编写者也不乏“学士"。 第三,元代有白话文流行的特定环境。元代有着中国古代历史上 千载难逢的白话文发展机遇,表现在:一、由于少数民族入主中国,大 ①《五代史平话》之《梁史平话》卷上,丁锡根《宋元平话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年 6 月版,29 页。 ②游国恩等编《中国文学史》之宋元话本部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4 年 1月 版,167—176 页。元代平话研究 量的蒙古、色目、中亚、欧洲、东北亚的高丽、女真、契丹人在中国大地 上活动生存,他们是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强者、上层人物,他们需要掌 握汉语,但学习汉语是很困难的,尤其是掌握文言文。因此,他们学习 和使用的汉语是白话文。今天所见元代的许多奏折、公文也是用白话 写的,人们写作的目的是表达清楚而非写出文采。因此,白话文写作 和阅读很普遍。元代高丽人学习汉语的教材是白话文《老乞大》①,并 非文言文。元代还出现了许多白话碑。② 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 (1904—1980)评价元杂剧时说“:在中国的戏剧文学中,元曲是最优秀 的,另外,它在口语文学中,不仅是最古老的,而且也可说是最优秀的 作品之一。’③元杂剧同样是元代使用白话写作的一个见证。在这种 环境中,用白话写作小说就很 自然了。二、科举停止多年,斯文扫地。 科举的废黜,客观上扯下了正统文学和文言文的高贵面纱,使文言文 失去了高于白话文的天然地位。在科举停止的八十多年间,人们已不 再寒窗苦读文言文,渐渐失去了驾驭文言文的能力。因为科举没有 了,用来考科举用的文言文在日常生活中没有用处,就成为死的语言, 多数人读书只是为了识字。“五四”运动的结果也是这样,废黜科举与 废黜文言文是相互作用的。胡适《白话文学史》说“:科举是维持古文 的绝妙方法。’④他说: 汉武帝到现在,足足的二千年,古体文的势力也就保存了足 足的二千年。元朝把科举停了近八十年(从 1 234 年灭金至 1 3 1 3 ·年重开科举,引者注),白话文就蓬蓬勃勃的兴起了;科举回来了, 古文的势力也回来了,直到现在,科举废了十几年了,国语文学的 运动方才起来。科举若不废止,国语的运动决不能这样容易胜 ①[韩]郑光编《原本老乞大》,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年 1 月版。 ②冯承均《元代白话碑》(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1 年版),就收入了大量难懂的皇帝 白话圣旨。这种白话文很生硬,还有些怪,常用“……怎生呵? ……那般者”,以 至于有一位汉族秀才过年写春联“辞旧迎新怎生呵,万事大吉那般者"以讽刺蒙 古白话公文的可笑,遭到惩罚。 ③[日]吉川幸次郎著,陈顺智等译《中国文学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年 版。 ④胡适《白话文学史》第一章的小标题,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6 年 3 月版。第一章 从说话到平话的历史性飞跃 53 利。这是我从二千年的历史得来的一个保存古文的秘诀。① 元代废除科举也是中国自唐代以来极为少见的特殊情况,这就成为白 话文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到了明清,虽然科举继续举行,但是由于 白话小说已经产生,其影响已经壮大,就不会中断消亡了。三、元杂剧 的广泛流传显然也给白话文的写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精彩的杂剧 表演会让观众自觉地模仿习唱,正如今天的流行歌曲之类。久之,元 杂剧自然就占有了言语权,元杂剧中的一些词语就成为 El常用语,也 成为写作用语。 第四,元代交通和商业的发达、印刷业的进步和变化,是元代出现 平话刊行本的直接条件。 元代的交通体现了大域文明的特征。韩儒林先生论道: 元朝的中外交通特别发达。陆路通波斯、叙利亚、俄罗斯、欧 洲,海路通 日本、朝鲜、东南亚、印度、波斯湾以至非洲各地。交往 的范围扩大了。当时,东西方使臣、商旅的往来非常方便。元朝 人形容说“,适千里者如在户庭,之万里者如出邻家’。同时代的 一个欧洲商人也说“,从黑海沿岸城市到达中国各地沿途十分安 全。这是因为,陆路交通有严密的驿站系统作保障。海路交通方 面,元代的航海技术有很大进步。航海者们善于利用季候风规律 出海、返航’,凭指南针定向行船,观天象以 卜明晦。他们长期积 累的观测潮汛、风信、天象的丰富经验,还被编成歌诀。因为有了 这个条件,他们才能航行得更远。明初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只 是继承元代航海家的遗业,步其后尘而已。 由于中外交通发达,各国使节、商人往来不绝。中外贸易十 分活跃,在中国各大城市,不仅有波斯、阿拉伯商人,也出现 了欧 洲和非洲的商人。② “全相平话五种”被传到日本《,三国志平话》被朝鲜商人购回高 丽,都证明了元代国际贸易发达。《老乞大》中的高丽商人是在大都买 ①胡适《白话文学史》,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6 年 3 月版,4 页。 ②韩儒林主编《元朝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年 8 月版,韩儒林《前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