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逃离言词(六)

语言与沉默 作者:乔治·斯坦纳


符号逻辑,或许在莱布尼茨那里就能瞥见到一眼,是想努力摆脱这种循环。在布尔(Boole)、弗雷格(Frege)、希尔伯特(Hilbert)的作品中,符号逻辑最初是被打算作为一种特殊工具,设计出来测试数学推论的内在一致性。但它很快有了更大的关联作用。莱布尼茨作为符号逻辑学的先驱,建立了一个极端简化但完全严格且自我统一的模式。他发明或者说假定了一种句法,避免了传统和用法带入普通语言中的含混和模糊。他借用数学中的归纳法和演绎法,用于其他思维模式,来验证这些模式是否有效。总之,他要跳出语言,使哲学研究的关键领域客观化。数学符号的非语言工具现在用于了伦理学甚至美学。道德冲动的微积分,苦乐的代数,这样的古老概念重新复兴。许多当代的逻辑学家想为美学选择行为设计出可计算的理论基础。几乎在现代哲学的所有分支,我们都会找到数字、斜体字母、根式、箭头;这些符号都是莱布尼茨用来取代语词这个叛逆的旧主。

维特根斯坦是最伟大的现代哲人,也是最想逃避语言螺旋之人。他所有的著作都始于追问语词和事实之间有无可验证的关系。我们称为事实的东西也许是一层语言纺成的面纱,覆盖在我们的心灵上,远离现实。维特根斯坦促使我们思考,当话语只是无限后退的过程,是其他语词言说的语词,现实还能否被言说。维特根斯坦带着激情但严肃地探询这个谜底。《逻辑哲学论》(Tractatus)著名的结尾,没有如笛卡尔宣称那样,哲学陈述有巨大的潜能。相反,它从传统形而上学的权威自信中急退。这引出了同样著名的结论:“显然,伦理学是不可言说的。”维特根斯坦可能会把哲学研究中大多数传统领域包括进他不可言说的范畴(他把这范畴称为神秘)。现实中只有特殊狭小的一部分,语言才能有意义地言说。剩下的,可以想到,大部分现实,属于沉默。

维特根斯坦后来偏离了《逻辑哲学论》的狭隘立场。在《哲学研究》(Philosophic Investigation)中,他更乐观地认为,语言具有描述世界和表达行为模式的内在能力。不过,《逻辑哲学论》的论述是否更有力、更统一,这是个公开的问题。当然,大家都会深切感受到这一点。因为沉默,时刻围绕着赤裸的话语,凭借维特根斯坦的洞察力,似乎与其说是一堵墙,不如说是一扇窗。跟随维特根斯坦,正如跟随某些诗人,我们从语言中望出去,看到的不是黑暗,而是光明。任何读过《逻辑哲学论》的人都会感到这本书中沉默的奇特光芒。

尽管我只能浮光掠影地谈论这个问题,但它似乎对我来说格外清楚,逃离语词语言的权威和范畴,在现代艺术的历史和性质中扮演着巨大的角色。在绘画和雕刻中,广义的现实主义(再现那些我们理解为对现实存在的模仿),对应着语言作为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中心的时期。一处风景、一件静物、一幅肖像、一则寓言、一段取自历史或传奇的事件,都是用现实的颜色、卷轴和质地来演绎;这些现实能用语词言说。我们能用语言描述艺术品中的对象。画布和雕塑有一个标题,将它们与语词概念联系在一起。我们说,这是一幅头带金盔的人像;或者,这是日出时的大运河;或者,这是化身为月桂树的达芙尼的画像。在看见这作品之前,语词在我们的脑海中就产生出特别的对等物。当然,比起伦勃朗或卡纳莱托的绘画,或者卡诺瓦的雕塑,这些对等物没有那么生动、富于启迪。但这里有实质性关系。艺术家和评论家谈论的是同样世界,尽管艺术家说的事情更深刻、更具包容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