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节语言:传统与现代的融合(2)

权力那些事儿 作者:梁振华 龙其林


冯国富想找一个词汇来形容这道雪景,却发现任何词汇都显得那么苍白,没有力量,唯有一个简简单单的白字,倒把这一切都包容在里面了。白不比赤橙红炫目,不比青蓝紫惹眼,甚至算不得颜色,然而不是色的色,才是本色真色,至色大色。就像一杯纯粹的水,没有任何味道,却是本味真味,至味大味。就像声音里的无音,没有高低,没有强弱,却是本音真音,至音大音。

正因为白具备着本真至大的特性,它也就能够超越色的含义,具有更宽泛的内容。应该说,白就是洁,就是净,就是静,就是虚,就是空。白更是无,无色无味,无声无形,无量无限,无挂无碍,无忧无虑,无欲无求,无怨无悔,无嗔无痴,无言无疑,无我无你,无为无心。

在佛看来,无就是禅,无就是悟,无就是有,无就是佛。

——《待遇》

肖仁福的小说世界是一个处处充满冥想、神秘、缜密和柔情的地方,无论是对音乐的感官描绘,还是对自然澄澈之境的欣赏,抑或对语言和表达无穷无尽的极致追求,都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如果说对自然景色的描述还只能证明肖仁福词汇的丰富和句式的丰富的话,那么他对音乐、意念的传达则展现出了作为一名作家所具有的语言功底。在《待遇》中他对佛性与人性的沟通进行了形象的描绘,通过句子和词汇的绵延不断地重组、排列,将冯国富历经世事后的那种心灵的静谧和心态的安详刻画得入木三分。《箫声曼》中对音乐及其中传达的幽密情感的描述,将视觉、触觉、味觉、嗅觉、听觉等各种感官充分调动起来,生动形象,细腻活泼,可谓是当代小说中语言表达的一篇优秀之作;而更重要的,则是作家通过对声音的描绘所传达出的香客对恋人的思念、牵挂、鼓励、祝福,将卑微生命中的强韧精神表现得酣畅淋漓。

可以看出,肖仁福是一位对语言特别敏感和有着天然兴趣的作家。20世纪80年代初期,肖仁福进行过歌词与散文诗的创作,这对他的语言进行了有益的锤炼,形成了着重感悟和传达形象的风格。肖仁福曾这样描述自己与其他湖南官场作家的语言差异:“王跃文重在写人,乐于解剖人性。我往往以事写人,人和事总是牵扯在一起,乐于还原生活本真。正因如此,王跃文的语言很有黏性,绵里藏针,我没有那样的功夫,只知道直接说故事,也许更接近明清话本风格。有读者戏称,王跃文文气重,作品语言像秀才口气,我这人粗俗,作品语言属于贫下中农口气。”① 说自己没有王跃文那样的功夫,语言粗俗,属于贫下中农口气,是一种自谦,但说接近明清话本风格却是一种自信。明清时期的话本语言以当时白话为主,融合部分文言,不时穿插一些古典诗词,这种五味杂陈的语言不仅显得生动活泼,富于表演力,而且能够表现出幽深的人物心理和民族风味,为历代读者所喜爱。事实上,肖仁福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小说中语言的典雅、优美可以看出他对中国古典小说的接受和化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