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节语言:传统与现代的融合(3)

权力那些事儿 作者:梁振华 龙其林


在肖仁福的不少作品中,他干脆借人物之口直接表达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看法。在《位置》中,作家借沈天涯之口谈到了自己对《红楼梦》中人名的理解:“沈天涯觉得宝玉之名是由宝钗、黛玉、妙玉三人的名字构成的,但宝玉不是女性,所以叫做贾( 假 )宝玉。贾宝玉的命运也跟这三位女性密不可分。宝钗代表儒,没有走通。黛玉代表道,也没有走通。妙玉代表佛,但她心如枯井,走火人魔,依然没有走通,因此叫妙( 谬 )玉。宝玉看见妙玉与惜春下棋,笑道:妙公轻易不出禅关,今日何缘下凡一走?妙玉看宝玉一眼,低下头去,脸上渐渐泛起红晕来。晚上回到庵内,听房上两只猫儿一递一声厮叫,忽想起日间宝玉之语,不觉一阵心跳耳热,神不守舍,一时如万马奔腾,觉得禅床晃荡起来,身子已不在庵中。最后妙玉被强人所抢,落得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的结局。倒是贾宝玉享尽荣华富贵,经历七情六欲,遭受种种磨难,终于大悟大彻,飘然而去,假宝玉成了真宝玉。”在这样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肖仁福对这部作品的极度喜爱和反复把玩。此外,在《待遇》等作品中也有着对《红楼梦》具体内容的评论及借用。可以说,肖仁福小说的魅力之源,除了小说故事的吸引力和题材的敏感之外,他对语言的反复锤炼和对古典文学的吸收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红楼梦》中写了近千个人物,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有数十人,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让人记忆犹新,这不得不归功于作品中的典雅、独特的叙述语言。受此影响,肖仁福也表现出了对《红楼梦》的接受和运用。肖仁福创作小说,也常常只用数笔便勾勒出人物形象来。这种刻画不是对外貌的精细描绘,而是讲求对人物个性特质的独特定位,再通过人物个性鲜明的语言表达,让读者以此甄别该人物的性格、文化特点。比如《官运》中的海叔形象让人联想起张炜《古船》中的赵四、李佩甫《羊的门》中的呼天成。海叔在全书出现的频率并不高,却是至关重要的人物,影响到了小说的叙事节奏和故事结局。小说开始不久,海叔给毕云天看了一张写有和官员做生意的清单,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官员们典当物品的名单。仅此一段,便将海叔的老谋深算和黑白兼顾的人物性格、身份特点描写了出来。肖仁福作品中为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非常多,高志强、沈天涯、卓小梅、冯国富、杨登科、何铁夫、乔不群等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冯国富绝望中发现希望,重新找回人生意义;高志强先升后危再败,展现了命运的玄机;杨登科忍辱负重,渴望出人头地,却终于希望破灭;乔不群表面恢谐幽默,内心却孤独寂寞,有所坚守又有所放弃,能进亦能退。对小说中的重要人物,肖仁福都是经过认真准备,才让其出场的,显得顺理成章,又个性独特,鲜活灵动。即便一些次要人物,也给予适当的合理安排,不乏个性特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