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企业发展核心瓶颈与障碍(2)

权力战争 作者:李华刚


中国企业真正的软肋有两个——“二元权力结构”和家族色彩。现行国内所有MBA教科书偏偏回避这个问题。我十年前在攻读MBA硕士学位时曾先后问过五位国内著名教授一个问题: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措施来消除中国企业的“二元权力结构”和家族化色彩?教授们要么含糊其辞,要么根本不予答复。其中一位教授甚至这样说:“国内外MBA教科书都没有这门课程,我回答不了,你不要再问了。”后来据我了解,五位教授无一人在企业任过职,更无一人自己创办过企业。事实上,岂止这五位教授,中国MBA课堂上所有教授几乎都没有在企业任过职,都没有创办过企业。

国内的MBA教育完全照搬北美的MBA教科书,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在北美洲,企业的高层权力运作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中国人在照搬北美MBA教科书的时候天真地认为,这个问题在自己国内也早已得到了解决。

企业的所有问题都是高层权力运作的延伸,中国企业高层权力运作中的最大弊端是“二元权力结构”,一个企业同时存在两个权力中心,第一是以董事长为中心的“老板权力中心”,第二是以总经理为中心的“职业经理权力中心”,两个权力中心同时发挥作用,互不信任,互相掣肘,互相冲突。人们也许会说:只要把董事长和总经理的职权范围划分清楚,董事长负责企业的战略决策,总经理负责企业的日常事务就可以了。事实上,这是一种一厢情愿的天真想法。企业的日常事务是战略决策的延伸,永远没有脱离战略决策的纯粹的日常事务,而企业战略决策是靠日常事务来完成的,如果战略决策和日常事务由两个人来操作,必然出现高层权力的不统一。而且,在一个企业里,永远难以清楚划分战略决策和日常事务之间的界线,比如,购买汽车是属于战略决策还是日常事务?按常理,购买一辆普通货运汽车无论如何算不上重大战略决策,但是,中国企业能有几位职业经理不经董事长签字就把一辆汽车买回来?另外,如果严格实行董事长负责战略决策、总经理负责日常事务的管理模式,企业所有中层干部的直接领导人只能是总经理一人,董事长的直接下属只有总经理一人,这样,总经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董事长缺乏制约总经理的有效手段,重大决策和宏观战略难以得到贯彻落实;而如果不这样严格运作,董事长越过总经理直接向中层干部下达指令,又会造成董事长对总经理职权的干涉,破坏业已形成的董事长和总经理的职权划分规则。这里,就形成了一个无法突破的怪圈和一个永远没有结论的悖论:严格执行董事长和总经理职权划分规则,董事长大权旁落;不严格执行这一规则,总经理大权旁落。事实上,造成这一怪圈和悖论的正是“二元权力结构”管理模式本身。正如一个由二男一女组成的家庭,无论两位丈夫之间的家庭职责划分得如何清楚,也无论两位丈夫都怎样谦让和宽容,这都是一个充满了斗争和危机的家庭,解决危机的办法不是更加明确地划分两位丈夫的家庭职责以及进一步提高两个男人的雅量,而是实行“一夫一妻制”。爱情婚姻存在着排他性,同样,高层权力也存在着排他性,中国企业的问题就在于违反了“高层权力排他性”的基本原则,在企业形成了“二元权力结构”。中国的老板请来了职业经理人任总经理,自己仍然不退出最高决策层,这样,企业的高层圈内就充满着斗争和危机,而解决危机的最常见办法就是职业经理人的离职,但是,这并没有从机制上根本解决问题,随着下一任职业经理人的到位,新一轮权力斗争又揭开序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