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职场大忽悠(1)

权力战争 作者:李华刚


自黄爱华提出辞职申请后,蒋文正开始思考一个问题:过去请猎头公司寻找人才,一开始最担心的是人才的能力问题,但事实上,人才的能力都不是问题,恰恰相反,请来人才的能力太强了、太有思想了、太有个性了、太让人害怕了,每次请来的职业经理人的价值观念都与自己完全对立。叶玉成与秋子雄既与自已工作理念不一,又公开与自己对抗,而黄爱华虽然不与自己公开对抗,其工作理念也与自己差距甚远,这就是每一个职业经理人都不成功的原因。现在看来,最重要的并不是职业经理人的工作能力问题,而是他对老板价值观念的认同度、工作服从度和处理人际关系能力。

2003年元旦过后,A公司董事会开会商议黄爱华的辞职和招聘新总经理问题。蒋旭东说:“过去我们认为只有民企业管理模式才适合我们,但现在看来,黄爱华这种华为型民营企业管理模式也不适合A公司。”曾雪清嘲讽地说:“现在,外企型、国企型、民企型三大类型职业经理人我们都试过了,都不成功,现在好像也没有什么类型的职业经理人可以再试的了,再试下去只有月亮型了。”蒋文正提出一个新观点:“过去几年,我们一直在职业经理人企业类型背景问题上打转转,现在看来是大错特错,如今终于找到问题的关键了,那就是职业经理人过去的企业背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个人的文化型态和行为处事方式,前三位总经理的人品、工作能力、敬业精神都很出色,而问题在于三人的文化形态与公司现有文化冲突太大,都太强调改革,太强调做事,不会做人,无法融入企业,太过于自我,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太像海瑞和王安石,缺少张居正的那种为人处世的技巧,而海瑞和王安石都是失败的改革家。”

这一观点得到了大部份董事会成员的一致认同,因此,董事会最终作出决议:下一任总经理必须是“关系型”总经理,必须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多一些和谐,少一些斗争,至于是什么企业背景并无大碍。

胡中夫,湖南长沙人,1962年出生,41岁,硕士学位。父母是长沙某研究所退休工程师。胡中夫1984年本科毕业于湖南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地质系钻探专业,分配到湖北黄石一家冶金工业部所属的地质勘探队工作,1988年长沙远大公司初创,开始招兵买马,1990年,胡中夫辞去湖北国营单位公职,回到长沙加盟远大公司,任行政部副主管,后调任下属分厂制造部经理、分厂副厂长。1998年,胡中夫在远大八年之后,辞去远大公司工作来到江苏省苏州新加坡工业园一家中型民营电子企业担任常务副总经理,同时考入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职MBA班,2001年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胡中夫有一个爱好,喜欢参加各种企业管理沙龙或高层论坛,并常常发表宏篇大论。

2003年元月中旬,蒋文正到上海出差,顺便应邀参加上海一家企业管理顾问公司举办的“长江三角洲民营企业管理高峰论坛”,会上,胡中夫作了题为《中国职业经理人生存法则》的演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