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西方的“天人相分”与中国的“天人合一”(1)

中西文化观念比较 作者:魏光奇


(一)西方的“天人相分”观念

我们归纳西方人思维方式的总体特点,叫“天人相分”,中国思维方式的总体特点叫“天人合一”。“天人相分”、“天人合一”本来是中国哲学、中国思想史中的范畴,很少有人把它拿来谈西方思想的特点,因为探讨天人关系本来就是中国哲学的特色,西方哲学不讲这一点。但是,对中国人讲的“天”,如果给它一个泛化的解释,那么也可以适用于讲西方文化。我们下面就看一下,西方的宇宙观为什么可以说具有“天人相分”的特点。

如果对于西方的神话、哲学等进行抽象,提炼它们在理念上的共同特点,那么我觉得可以说,西方人实际上是把世界、宇宙看成是由三个层次组成的,或者说有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就是“本原”,全面表述叫做“形而上的世界本原”,这是一个最高的层面。我们前面说过,希腊哲学发明了“本原”的概念,这个概念后来被人们普遍地接纳了,承认世界有一个“本原”问题,探讨世界在现象背后的本质东西是什么。什么是“形而上”呢?马克思主义哲学将形而上学当作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范畴,其特点是静止地、片面地、孤立地看问题。这里我们要追溯它的发展脉络。“形而上”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出于《易传?系辞上》,它说“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的东西叫做“道”,形而下的东西叫做“器”。那什么是形而上,什么是形而下?宋代朱熹的解释说,“阴阳,气也,形而下者也”,就是说阴阳是气,是“形而下”;“所以一阴一阳者,理也,形而上者也”,一阴一阳的变化规律,怎样才会有一阴一阳的运动变化,这个东西他叫做“理”,“理”是“形而上”。清代的学者戴震则说,“形而上”就是成形之前,“形而下”就是成形之后,他戴震是完全从物质的角度来解释这个问题。朱熹实际上是讲,“形而上者”是“理”,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好像西方哲学说的“形式因”,“形而下者”是“器”,好像西方哲学说的“质料因”。联系后来西方哲学的说法,可以认为所谓“形而下者谓之器”,就是器物性的东西,有形的东西;“形而上者谓之道”,就是精神性的东西,无形的东西。比如说概念、规律等等,我们拿手抓不着它,看也看不见它,总之用人的感官把握不了,这就是中国古代汉语当中“形而上”。西方语言中的“形而上”这个词,最初是拉丁语,是亚里士多德著作的名称,它原义是“物理学之后”。我们都知道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大学问家,他在很多方面都有建树,写过很多的学术著作。亚里士多德撰写的这些著作,本来都是一篇一篇的。公元前1世纪有一个希腊学者叫安德罗尼柯,他整理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加以分类,加以编辑,编辑成《政治学》、《逻辑学》、《物理学》等等,最后还剩下一些东西,在当时无法归入那个学科,加以编辑之后就将它放在《物理学》这一卷后面,因为没有现成的名字可称呼,就叫它“物理学之后”。被编为《物理学之后》的这些亚里士多德著作,就是在我们今天看来属于哲学性的东西,探讨哲学概念的东西,我们现在翻译成《形而上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