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位支持未来的艺术作品的国王——路德维希二世与慕尼黑(15)

理查德·瓦格纳作品—生平—时代 作者:【德】狄特·波希迈耶尔


巴伐利亚的内阁政客赞同奥地利这种态度(以路德维希·冯·戴尔·普弗尔滕为首)当然在普鲁士是为人所知的。因此,俾斯麦和维勒试图通过瓦格纳的引介,把一个对普鲁士有好感的政客秘密地带进巴伐利亚政府。俾斯麦在巴伐利亚看重的人是克洛特维希·促·霍恩洛厄-施伊令斯菲尔斯特,他是拉提伯尔和考尔维的王侯,后来担任德国驻巴黎的大使(1874年)、帝国总理和普鲁士首相(1894年)。瓦格纳对这个人也寄予很大希望,瓦格纳认为,霍恩洛厄毕竟是一位支持艺术的同盟者。与他相反,瓦格纳的死敌普弗尔滕,总是把瓦格纳看成老“四八年派”。尤其是,瓦格纳认识到,如果继续反对普鲁士,也会是徒劳无益的,于是,他遵从俾斯麦的意愿,在战争结果还不明朗的情况下,于1866年7月26日致信路德维希二世,严格按照规定地正式建议,立刻任命以亲普鲁士态度著称的霍恩洛厄担任内阁负责人。“请您立刻聘任霍恩洛厄-施伊令斯菲尔斯特到您这儿任职,请您详细地向他介绍自己的想法,请您与他商量,让他为您献计献策。” 第二天,瓦格纳恰恰“双膝下跪地”重复了这个请求:

新的人选!新的人选!如果您不这样做,那么,您就被出卖了。您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把表示反对聘任王侯霍恩洛厄的每个人都视为您的敌人。……这位王侯是一位高贵的、独立的、严肃而有教养的自由党的人:无论如何,他是一个有想法的人。……我向您发誓:请您亲自接见这位王侯!

8月初,当人们商讨组建巴伐利亚新内阁时,路德维希二世没有准备采纳瓦格纳这个建议。尽管瓦格纳——鉴于弗朗索瓦·维勒的影响:瓦格纳并没有更好地了解——声称过,他推荐的候选人是“独立的”,人们还是看到,王侯霍恩洛厄身后有敌国的黑白色旗帜在飘扬。所以,国王还不能下决心让普弗尔滕走人。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普鲁士与巴伐利亚之间的战争结果还是悬而未决,处于胶着状态,因为双方在8月23日才签署布拉格和平协议。在此之后,涉及内阁负责人问题,路德维希二世就没有其他选择余地了。虽然巴伐利亚根据和约——恰好与巴登和符滕堡一样——获得其独立,因为普鲁士致力于争取德国南部国家对自己的支持,但是,普鲁士一个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任命一位亲近普鲁士的官员,打入巴伐利亚的政府内部。在普法战争爆发的时候,这个政策证明是明智而有远见的。

实际上,普菲斯特迈斯特于1866年10月5日辞职,为了腾出他的交椅,好有利于马克斯·冯·瑙伊迈耶尔走马上任。普弗尔滕也别无选择,只能于12月19日提出辞呈。1866年12月31日,霍恩洛厄走马上任。普鲁士终于成功地把一个碰巧瓦格纳也觉得合适的政客,安插到巴伐利亚政府的高层。不可否认,瓦格纳在这件事情上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的,王侯霍恩洛厄不得不反抗这种指责,说他是一位受到瓦格纳的仁慈恩泽的内阁大臣。在慕尼黑,瓦格纳又一次被比作劳拉·蒙蒂兹:当时,在她的影响下,导致了路德维希一世的内阁改为由具有自由思想的大臣组成(即所谓的“劳拉内阁”),现在的情况似乎很相似。新任的内阁大臣敏感地对这种推测做出反应,这也就不足为奇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