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七七事变 走向抗日(4)

何应钦新传 作者:熊宗仁


会后,何应钦会见了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当时阎已接受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出任牺牲救国同盟会会长。何应钦与之讨论了对日抗战的政略、战略、战术及苏联援华的可能性等问题。何应钦所主张的政略是抵抗日本之侵略。战略是实行持久战,放弃土地,无关重要。在持久战中,应研究减少敌人的飞机、战车、火炮三种力量的发挥。战术上,因敌军甚为骄傲,最好在敌骄慢之下,第一次会战须求得胜利,以正世界视听,尔后再将军队疏散,实行持久战。在具体的战术上,阎锡山则认为日军除运用火力外,他无所恃。其军官士兵生活优裕,感觉战争无意义。故在战斗上只要避开其火力,使其火力不能充分发扬,必可取得胜利。故宜在有利之地形与之作战,使其飞机、战车、火炮皆失作用。谈到苏联的援助时,阎认为非支持一年,不能得苏联之援助。何应钦不甚赞同阎锡山对日军士气的估计,而觉得日军在骄横之后,也有一股令人生畏的战争狂热。

正是出于对日军作战能力的过高估计,使何应钦对蒋介石的战略决策产生了消极影响。8月9日,蒋介石的德国总顾问法肯豪森视察华北前线后返回南京,便说:“我军如在一星期前采取攻势,必可将平津敌人歼灭,但目下再准备攻势,尚未为晚。”对于敌我双方的士气,法肯豪森认为,“敌方中级以上军官,愿意作战,下级官及士兵,则甚恐惧。我方适相反,士兵奋勇,高级官恐惧。”这些害了“恐日症”的高级官中,何应钦自然在内。

8月12日,国民政府在中山陵园举行会议,正式议决以军委会为抗战的最高统帅部,下设军令、军政、经济、政略、宣传、组训等部。何应钦仍为军政部长。同时又通过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与国防会议合并召开,改称国防最高会议的决议。

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企图一举攻占南京,以便南北配合,迫使中国政府屈服,实现三至六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迷梦。国民政府被迫于14日发表了《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告:“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对此,日本政府于8月17日公开声明放弃“不扩大方针”,把自七七事变开始的挑衅事件变成了名符其实的全面侵华战争。

从七七事变到“八一三”全面抗战,中国终于完成了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转变。何应钦也随之经历了自九一八事变以来的妥协、卖国、动摇、幻想,过渡到较积极地主张和实行抗战。但那个亲日、恐日、反共的幽灵始终没有离开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