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宋祁 一首

宋词三百首 作者:夏承焘 选编,徐晋如,吴无闻,周笃文 注析


宋祁 一首

宋祁(998—1061),字子京,安陆(今属湖北)人,徙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1024),与兄庠同登进士,奏名第一。章献太后以为弟不可先兄,乃擢庠第一,而置祁第十,时号大小宋。明道元年(1032),殿中丞。召试,以本官直史馆。累迁知制诰、工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曾和欧阳修同修《新唐书》。有集,自《永乐大典》辑出。

玉楼春

春景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释】

①“縠(hú)绉波纹”句:谓波纹如绉纱。《增韵》:“绉纱曰縠。”客棹,载旅客之船。棹,船桨,指代船。 ②春意闹:春意浓盛。 ③浮生:谓人生在世虚浮无定。《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④“肯爱”句:怎肯爱惜千金而贱视欢乐的生活? ⑤“且向”句:李商隐《写意》诗:“日向花间留晚照。”

【集评】

王士祯《花草蒙拾》:“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当时传为美谈,吾友公极叹之,以为卓绝千古,然实本《花间》“暖觉杏梢红”,特有青蓝冰水之妙耳。

沈雄《古今词话》:人谓“闹”字甚重,我觉全篇俱轻,所以成为“红杏尚书”。

李渔《窥词管见》:琢句炼字,虽贵新奇,亦须新而妥、奇而确。妥与确总不越一理字,欲望句之惊人,先求理之服众。时贤勿论,古人多工于此技。有最服予心者,“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是也。有蜚声千载上下而不能服强项之笠翁者,“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是也。“云破月来”句,词极尖新,而实为理之所有。若红杏之在枝头,忽然加一“闹”字,此语殊难着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予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子京当日以此噪名,人不呼其姓名,竟以此作尚书美号,岂由尚书二字起见耶?予谓“闹”字极粗俗,且听不入耳,非但不可加于此句,并不当见之诗词。近日词中争尚此字,皆子京一人之流毒也。

陈廷焯《云韶集》卷二:红杏尚书艳夺千古,字字轻倩,语语沉着,真绝调也。

黄苏《蓼园词选》:浓丽。“春意闹”三字,尤奇辟。

王国维《人间词话》:“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赏析】

此词感慨人生欢少愁多,韶光易逝,莫要作守财奴,不如及时行乐。即唐代女诗人杜秋娘“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之意。结二句无理之痴语,斜阳安可劝?正因无理而妙耳。全词多不甚着力,而天然蕴藉风流。“客棹”者,词人之自况,固有江湖放浪之野趣。“春意闹”三字千古聚讼,实则春者蠢也,万物蠢动,故谓之春,着一“闹”字,写出自然界的勃勃生机,也写出人们因春气所感,心头的欢悦之情。如李笠翁之见,三家村语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