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绪论

中国古典诗词创作与鉴赏(第2版) 作者:曾晓鹰


绪论

第一节 学习古典诗词的意义

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文化。诗歌,便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从《诗经》到楚辞,从楚辞到唐诗,从唐诗到宋词,从宋词再到元曲,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富的诗歌文化遗产。它是全球诗歌艺术中一座金碧辉煌的宝库。在这座艺术宝库中,唐诗宋词又是其中两颗璀璨的明珠,是两座不可逾越的诗歌艺术高峰。中国古代诗歌,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乃至在其内容涉及的范围上,都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的诗歌所不可比拟的。它将我们汉语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发挥到了极致,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诗歌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继承这一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孙不可推卸的责任,更是我们发展本民族诗歌、丰富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华诗歌艺术的必由之路。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在现代派诗歌日趋衰落的情况下,从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改变中国诗歌的现状,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具体来说,学习古典诗词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继承、发扬我国的诗歌艺术传统,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需要。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优秀民族文化传统,有非常丰富、优秀、独特的民族文化遗产,诗歌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诗歌大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诗歌不计其数,在思想上、内容上、艺术上都有其他国度、其他民族的诗歌所不能比拟的价值。特别是我们的唐诗宋词,其思想价值、艺术价值在世界诗歌艺术中一枝独秀,其他国家的诗歌是望尘莫及的。因此,继承并发扬这一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我们责无旁贷。

第二,继承、发扬我国的诗歌艺术传统,是当前推进“诗歌教育工程”、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和重要途径。诗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学样式,几千年来,它在我国的文学发展史上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它写景状物、抒情言志,寓理载道,包罗万象,是我们民族文化和民族情感最集中、最生动的载体。自古以来,诗言情,诗言志。诗歌可以“兴、观、群、怨”(孔子语),可以“诲贪暴臣,感悍妇仁,劝薄夫淳”(白居易语)。因为诗歌有如此作用,所以它是我们当前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1999年,中华诗词学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理工大学、中央电视台联合发起并召开了“让中华诗词大步走进大学校园”的专题研讨会,明确指出:诗词文化教育是我国目前素质教育中一个亟待加强的方面,是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人民素质的千秋大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华古典诗词越来越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成为被党和政府日益重视、被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和教育内容。人们在学习、钻研、创作、欣赏古典诗词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优秀诗人们那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热爱自然的审美情趣,从而不知不觉地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第三,继承、发扬我国的诗歌艺术传统,是结合汉语的特征和长处,研究、探讨、发展具有中国民族特色诗歌艺术的需要。格律诗词是中华诗歌艺术发展的巅峰,是唐宋时期诗歌的主要表现形式。唐宋时期的格律诗词能够几千年脍炙人口、流传不衰,其主要原因是格律诗词的格律符合汉语独有的节奏、声调特征,读起来节奏整齐、音律和谐、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既便于记忆、背诵,又能使人感受到音乐美。现在的人,能完整背诵一首现代自由诗的不多,而能背诵唐宋格律诗词并对之深感兴趣的人则不计其数,由此我们便可知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艺术生命力。

第四,中国古典诗词艺术对于改变当前中国诗坛现状、发展当代中国诗歌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当代中国诗坛中,有一种令人感到遗憾的现象:在西方文学思潮的影响下,不少当代诗人丢掉了汉语自身所具有的有节奏、能押韵、标点符号表意丰富等优点,盲目崇拜、追求西方诗歌的表现形式,醉心于创作那种不打标点符号、不讲押韵,甚至不讲节奏、不讲汉语组合规律的“当代自由诗”,不是诗言志、诗言情,更不是“诗三百篇,大抵圣人发愤之所为作”,而是无病呻吟,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因此,不少当代的诗歌,读起来诗歌不像诗歌,散文不像散文,不知所云,味同嚼蜡。从中国当代诗歌没有多少人愿读、愿看,更没有几首诗歌能脍炙人口,广泛地流传于民间的现状,便知当代中国诗坛的悲哀了。难怪有不少人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诗歌已逐渐走入“死胡同”。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最基本的途径还是从自己的民族文化土壤中去汲取营养,去创作和发展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学形式,而不是盲目地去追求时髦,追求标新立异。中华古典诗词,便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一块最肥沃的土壤。

综上所述,学习、创作和鉴赏中国古典诗词,不但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需要,而且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文学修养,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需要;更是挽救当代诗歌的颓境,探索符合汉语特点、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华现代诗歌新途径的需要。

第二节 中国诗歌的起源

诗歌是人们用来抒发和寄托思想感情的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古人的诗多伴以音乐,配以旋律,是用来吟唱的。因此,古代的诗歌实际上包括吟的和唱的两类,并且以后者为主,故历来都有“唱诗”之说。在中国古代,有乐器伴奏的诗叫“歌”,无乐器伴奏的诗叫“谣”,二者统称为“诗”。到现在则分化成了诗与歌词两类。因此,今人所说的诗歌,从广义上说,包括诗与歌词;从狭义上说,仅指诗。

诗歌起源于劳动,这历来是人们的共识。从人类进化史的角度看,劳动创造了人类,也创造了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由于劳动,人类锻炼了自己的四肢和大脑;由于劳动,语言得以产生。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也创造了与语言艺术密切相关的诗歌。

早期的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由于肌肉的张弛和工具的运用都需要一定的间歇和强弱,更由于互相之间需要配合,人们便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发出一种与劳动节奏相适应的声音,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有规律、有节奏的劳动号子。这种劳动号子简洁明快,大体上一音一顿或两音一顿,反复应和。久而久之,便逐渐形成了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形式。鲁迅在《门外文谈》中曾这样叙述道:

我们的祖先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到“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就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

这里的“杭育杭育”,就是指劳动呼声,就是劳动诗歌的一种表达。这种情形,在我国古籍中是不乏其例的。如《淮南子·道应训》中就说:“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翻译出来就是:现在那些抬大树木的人,前面人的高呼“邪许”,后面的人就应和他,这就是抬重物时用来鼓励用力的诗歌。《礼记·曲礼》中也说:“邻有丧,舂不相。”郑玄注:“相,谓送杵声。”即舂米时随着杵棒的节奏而发出的声音。用现代汉语译出来就是:邻居有丧事,舂(米)时尽量不发出杵声。这些都表明诗歌是从人们的劳动过程中来的,它最早也是为劳动服务的。

但是,这些有声无义的韵律,只能算是诗歌的雏形,还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诗歌。真正意义上的诗歌是随着语言的发展乃至文字的出现才产生的。随着语言的发展,人们在上述带有节奏的呼声中逐渐添上一些其他的语言成分,使其表达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从最初自然而然发出的直接与劳动有关的简单呼声,发展成抒发自己对劳动的感受,对劳动过程的回忆与幻想,甚至抒发劳动以外的思想感情,如爱情和友谊、对不合理事物的诅咒、愤懑等。于是,表示简单劳动呼声的诗歌雏形逐渐退居到次要地位,用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歌形式逐渐上升到主要地位。至此,真正意义上的诗歌才算是正式产生了。

第三节 中国古代诗歌体裁简介

中国古代诗歌是指从夏、商、周以来一直到五四运动以前的诗歌。要学习古典诗词,首先应该对古代诗歌的有关基础知识有所了解。

对于中国古代诗歌,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梳理:从历史发展顺序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诗歌主要分为《诗经》、楚辞、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五言古诗、唐代格律诗、宋词、元曲等。从诗歌体裁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诗歌又可分为二言古歌谣、四言古诗、骚体诗歌、赋、杂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格律诗、古风诗、词、曲等。此外,还有对联,这种文学体裁虽然不像上面各种诗歌体裁属于韵文,但与诗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这里也将它列入诗歌体裁一类。下面,我们主要从第二个角度对中国古代诗歌进行介绍。

一、二言古歌谣

二言古歌谣又称原始歌谣、远古歌谣、太古歌谣、上古歌谣等。它主要是指《诗经》出现以前的一些简单的诗歌形式,没有明显的上限。这些歌谣以二言为主(所谓“言”就是“字”,“二言”就是两字一句),故统称为二言古歌谣。这些歌谣散见于一些上古著作之中,如《吴越春秋》中记载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这首歌谣相传为黄帝所作,它记载了当时人们制作工具、捕捉禽兽的过程,是一幅生动的古代狩猎图。再如《周易·屯·六二》中记载的:“屯如,邅(zhān难行不进)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它反映了上古社会的抢婚情景。郭沫若解释说:“这是写一个男子骑在马上,迂回不进,他不是去从征,是去找爱人。邅、班为韵,寇、媾为韵。再加三个如字的语助词,把那迂回不进的情趣描写得多么充足呢!”(《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

这时的原始歌谣,除了二言的,还有三言、四言的。如《周易·归妹·上六》中的“女承筐,无实。士刲(kuī,割)羊,无血”,描写的是一对夫妇剪羊毛的情景:女的端着竹筐,盛着松松的羊毛;男的拿着剪刀,轻轻地剪着羊毛,不伤羊的身体。再如《礼记》中的《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这首歌谣,相传是神农时期伊耆氏所作的祭歌。歌中,原始居民们责令土、水、昆虫、草木各归其位,不要乱动,反映了原始居民与自然作斗争时的美好愿望。

这些歌谣在形式上、内容上都十分简单,主要记载了当时一些简单的生产及生活场景,大部分是原始人类的口头创作,是对劳动内容的韵语描写。它们有节律,有押韵,应该说已具备中国诗歌的雏形。吕进先生在其主编的《中国现代诗体论》中论述道:“古歌谣很多节奏源于劳动的动作步调及劳动工具所发出的声音,所以简洁明快,大体上两音一顿或一音一顿,这可以说明最早的诗歌句式何以是二言或三言的缘故。”他既清楚地说明了二言古歌谣与劳动的密切关系,也清楚地说明了中国诗歌最早的形式是以二言为主的原因。

二、四言古诗

四言古诗主要是指以《诗经》为代表的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古代诗歌。它是在二言古歌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以四言为主,兼以杂言,都是用来和乐的唱词,分属于风、雅、颂三大部分。它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飞跃。从形式上,它将上古歌谣从简单的二言发展到以四言为主,杂以少数五、六、七、八言形式;在内容上,它将上古歌谣从简单的记事发展为一种以赋、比、兴修辞手法为特点的,融叙事、抒情为一体的诗歌体裁。它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在艺术上已臻于完美,达到了当时最高的艺术水平。

《诗经》原称《诗》或《诗三百》,在汉代被奉为儒家经典后始称《诗经》。它共收录了反映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风”是各国的民间曲调,在《诗经》中共分十五国风,包含当时中原地区十五个国家的民间乐曲,共160篇。其中主要是民间歌谣,也有少数是贵族作品。“雅”分大雅、小雅,是周王直接管辖地区的曲调,共105篇,主要是贵族作品、朝廷音乐,也有少数是民间歌谣。“颂”是用于宗庙祭祀时配合舞蹈而唱的歌词,分为周颂、鲁颂、商颂三部分,共40篇。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朱熹语)。

赋:开门见山,直接铺叙陈述某件事物的方法。“雅”“颂”中的诗歌多采用这种手法,“国风”中比较少见,但也有。如《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比:比喻的方法。它“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文心雕龙·比兴》),从而使形象更加鲜明。如《硕鼠》中用大老鼠来比喻统治阶级的可憎可鄙;《氓》中用桑树由繁茂到凋落来比喻夫妻之间爱情的变化等。

兴: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开头,以引出所咏事物的方法。如《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用在河中小岛上“关关”鸣叫的雎鸠鸟来引出吟咏的事物——“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这种“赋、比、兴”的创作手法,在中国诗歌及文学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直到现在,它们仍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手法。

三、骚体诗歌

骚体诗歌主要是指楚辞。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诗歌的总称,也是我国第二部诗歌集的名称。战国时期,在以楚国为主的江南汉江流域出现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宋·黄伯思《东观余论》)的楚辞。楚辞本指楚地的歌词,后来专指以楚国屈原创作的作品为代表的诗歌体裁。

楚辞的作家主要有屈原、宋玉以及唐勒、景差等。其中又以屈原为代表,宋玉没有几首诗歌流传下来;而唐勒、景差则没有作品流传下来。由于屈原的作品以《离骚》为代表,因此,楚辞又被称为骚体诗歌。

楚辞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创作达到了又一个新的高峰。

楚辞与《诗经》相比,在艺术风格上截然不同。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大量使用了语气词“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几乎每一句的句中或句尾都有一个“兮”字,如“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国殇》),“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离骚》)等。

(2)改变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诗歌形式,大量使用了六至九字句(其中又以六字句为主),如上面的例子。

(3)大量使用了比兴手法,往往通篇以花草树木比喻人,充满了丰富、奇异的想象,开了后来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

四、赋

赋是继楚辞之后,在骚体诗歌的影响下产生出来的一种兼有韵文和散文性质、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新的文学体裁。它和骚体诗歌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汉代的人一般将骚体诗歌称为“赋”,如《汉书·艺文志》就讲“屈原赋二十五篇”。

现在一般认为,赋是一种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用来写景叙事。也有一些篇幅较短的赋,主要用来抒情说理。

然而,赋又是与纯粹的诗歌有所不同的一种文学体裁,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纯粹的诗歌以抒情为主,赋则以铺陈叙事为主;纯粹的诗歌一般可以入乐,赋则不能入乐,是一种不歌而诵的特殊的诗歌体裁。

五、杂言古诗

这里讲的杂言古诗主要是指汉代的乐府诗。诗歌发展至汉武帝时期,朝廷成立了专门收集民间歌谣的机构——乐府。乐府的主要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词,制定乐谱,训练乐工,为朝廷祭祀和宴饮服务。魏晋南北朝后,人们就把它所采集的歌词以及后来文人袭用乐府旧题、模仿乐府体裁和风格所写的诗歌统称为乐府诗或乐府,如《孔雀东南飞》《陌上桑》《上邪》等。

乐府诗有如下特征:①从内容上说,有叙事的,有抒情的,有说理的,其中又以叙事诗成就最为显著。②从表现手法上说,多以独白和对话的形式写出来,通俗易懂。③善于运用生动、贴切的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来抒情。④在句式上参差不齐,一言、二言、三言、四言甚至五言、六言、七言、八言的句子都有。

因此,我们称乐府诗为杂言古诗。杂言古诗的特点是各种句式交错使用,形式自由,显得灵活而生动。

六、五言古诗

这里讲的五言古诗主要是指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创作的五字一句、既不讲格律也不限于四句一首或八句一首的诗歌。五言古诗以东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以及左思、庾信等人的诗歌为代表。这种体裁的诗歌,从东汉末年一直持续到魏晋南北朝乃至唐代格律诗出现以前。这段时期的诗歌,大部分都是以五言诗的形式创作出来的。除了《古诗十九首》外,“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左思、庾信、鲍照、陶渊明、谢灵运等都创作了大量的五言古诗。

七、七言古诗

这里讲的七言古诗主要是指汉末至唐朝文人所创作的七字一句,不限句数、不讲格律的诗歌。它和五言古诗差不多同时出现,只是在汉末至唐初这个时期不像五言古诗那样普遍。当时影响较大的有东汉张衡的《四愁诗》和三国时期曹丕的《燕歌行》。一般认为,七言古诗以《燕歌行》为代表。到了唐朝以后,七言古诗分化为两支:一支格律化,成为格律诗的主要形式;一支仍走古体诗的道路,成为不讲格律的古风诗和不限于八句的“歌行体”七言诗歌,如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等。

要注意的是,现在很多人将只要是五言一句或七言一句、一共八句、不符合格律的诗统称为古体诗或古风诗,简称为“古风”。这实际上是一个误区。具有以上特征的诗并非都是古风诗,古风诗也是有它的特征的。这一点在后面有关章节中我们会涉及。

八、古风诗

古风诗可分为广义狭义两类。

广义的古风诗包括魏晋南北朝的五言古诗,而且是古风诗的正体。因为唐代及唐代以后文人写的古风诗主要是仿照这一时期的五言古诗而创作的。

狭义的古风诗则是指唐代及唐代以后的文人仿照古诗的写法创作出来的,不讲究句数、平仄、对仗等的诗歌。简称为“古风”。

广义和狭义的古风诗在性质上、特征上是相同的,是一脉相承的。在诗词学界,一般将魏晋南北朝的五言诗称为“古诗”(如《古诗十九首》),将唐代及以后不属于格律诗的五七言诗称作“古风”(如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为了论述方便,我们便根据时间顺序将之分为“古诗”“古风诗”两类,以示区别。

古风诗又分为五言古风、七言古风、杂言古风三大类。其中又以五言古风为主。

1.五言古风

五言古风是指五字一句,不讲究句数、平仄、对仗等的诗歌体裁。如李白的《春思》(六句)、《月下独酌》(十四句),杜甫的《羌村三首》(十二、十二、十六句),白居易的《观刈麦》(二十六句)等。(限于篇幅,所举例诗的原文就不再摘录了,感兴趣者可自己去查阅。下同。)

2.七言古风

七言古风是指七字一句,不讲究句数、平仄、对仗等的诗歌体裁。如孟郊的《临池曲》(四句)、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六句)、李贺的《梦天》(八句)、张籍的《猛虎行》(十句)、陆游的《长歌行》(二十句)等。

3.杂言古风

杂言古风是指每句的字数多少不一、长短不齐、各种句式掺杂在一起的诗歌体裁。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李白的《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兵车行》,白居易的《卖炭翁》等。这类诗歌,句子有长有短,错综使用,表现形式十分自由,不像五言、七言古风那样整齐。在形式上、性质上与现代自由诗基本相同,可以看作古代的自由诗。这类诗歌,因其中的句子多以七言为主,故前人不再另立为一类,而是将它们归入七言古风诗中。

古风诗除了上述三类,还有入律的古风、古风式律诗、歌行体、柏梁体等古风体裁。虽然它们也有各自的特征,但在表现形式上都可归入上述三类,这里不再赘述。

九、格律诗

格律诗是指唐代及唐以后文人创作的严格讲究平仄、粘对、对仗、押韵的诗歌体裁,又叫“今体诗”“近体诗”。它又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类,而律诗和绝句又可进一步分为五律、七律和五绝、七绝四类。

此外,还有一种格律诗体裁:排律。

排律诗是指唐代以后文人创作的一种按照律诗格律加以铺排延长而成的诗歌体裁,又叫长律。排律诗是由汉魏六朝的五言古诗演化而来的,至唐代杜甫以后才趋于成熟,篇幅逐渐增长,声律逐渐趋于工整。

十、词

词是萌芽于隋代、兴起于唐代、兴盛于宋代的一种诗歌体裁,又叫曲词、曲子词、长短句等。词的具体内容后面会详细叙述,此处从略。

十一、曲

曲是元曲的简称,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体裁之一。它包括元代的杂剧和散曲,是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散曲又有套数、小令的区别。诗歌中所说的“曲”,多指小令。

十二、对联

对联,是一种由上下两句构成,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是汉民族语言所独有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对联虽然不讲究押韵,但同样有自己的格律,与诗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本质上说也属于韵文,因此本书也将它列为韵文的五大类别之一。

思考与练习

1.结合当前中国诗坛的现状,谈谈为什么要学习古典诗词。

2.以诗歌体裁为线索,简述中国诗歌的发展情况。

  1. 注:由于格律诗、词、曲、赋、对联等五种文学体裁是本书基础篇中要详细介绍的,因此,在下面的介绍中,这五种诗歌体裁只简单地叙述一下概念,它们的特征等就不再详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