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教有方 育为魂

解密榜样——华东理工大学典型人物报道集(第二辑) 作者:夏江雯 著


教有方 育为魂

——记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特等奖获得者、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王慧老师

人物名片:王慧,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学校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悉尼大学、昆士兰大学访问学者,教授本科生课程7门,研究生课程1门,其中,高级英语为上海市级精品课程,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第九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英语专业组特等奖、校“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冠军学校是个理工院校?华东理工大学?”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对此反复确认。这耐人寻味的一幕发生在第九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全国总决赛后。吴启迪是大赛组委会名誉主任,令她颇感意外的是,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摘得大赛英语专业组特等奖桂冠的竟然是来自华理的青年教师王慧。

好消息一公布,一些高校的微信群沸腾了:“原来华理的老师这么牛!”同场竞技的选手说:“王老师的台风、教态以及一口漂亮的英腔魅力十足,大家心服口服。”也有领导微信祝贺:“学校给力!王老师自身素质超高!”

对于获得的好成绩,王慧则表示:“其实这是我们英语系集体智慧的呈现。我们华理的英语专业对得起良心,因为我们有对得起良心的老师,孜孜矻矻,教书育人,努力培养兼具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人才。”

思辨重于语言

荣获特等奖的王慧究竟魅力何在?在决赛场上,她仪态大方,思路清晰,表现出很强的课堂掌控力。组委会安排听课的学生和她虽然是初次见面,但在她的引导下,很快就进入状态——阅读、思考、积极答题,自然而然,渐入佳境。教得投入,学得轻松,似乎忘记了这是高手竞逐的赛场。

大家看到的是坦然与从容,而王慧则坦言“其实很紧张”。从赛制安排上来看,决赛选手面临的的确是巨大的挑战。首先,赛题是组委会指定素材,赛前一个月由选手通过网络随机抽取。比赛形式是20分钟的模拟授课和5分钟回答评委提问。经过激烈角逐,王慧从30位选手中脱颖而出,与其他9位参赛教师一同晋级总决赛,形式为10分钟说课和5分钟评委提问。说课内容事先密不透风,选手进入赛场上交手机后,在上场前30分钟拿到近1000个单词的说课文本。其次,此次大赛首次开通了网络在线直播,这也是对选手心理素质的极大考验。再者,就是选手还要应对评委颇为犀利的提问。这样的高压挑战恰恰将王慧在日常教学中的深厚功底淋漓尽致地凸显了出来——语言功底扎实,教学方法明晰,综合素养过硬,教学效果显著。

然而,摘取特等奖的桂冠,靠的绝不仅是台风、口语和课堂氛围,更是王慧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与循循善诱的个人魅力。她不会拘泥于一词一句的理解,而是着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及宽广的人文视野。短短的决赛课堂上,她给学生带去的便是阅读—思考—收获—输出,环环相扣,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提升。

比赛时她吸睛无数,平日里教学也每每能圈粉成群。“王慧老师讲课很有想法,她上课真的太有意思了,而且发音真的是好听。”学生张凯维表示。学生谢飞也表示:“上王慧老师的课不会走神,课堂氛围很活跃,不枯燥。课程框架与思路很清楚,就是愿意跟着老师的思维,一步步分析,感觉自己和老师在同一个频道上,特别舒服。”

“5P”教学亮眼

从上海赛区特等奖到全国大赛特等奖,历时5个多月,王慧经历了多场复赛与决赛的洗礼。令她感到幸运的是,她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备战阶段,英语系教师们都愿意与她一起头脑风暴,反复修改与完善教学设计与课件。全国决赛当天,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王喆电话支持鼓励,经验丰富的颜静兰教授出谋划策、指点迷津,英语系主任杨慧敏、基础教研室主任黄岚、方朝和张之燕老师特意从奉贤飞奔几十公里赶去助阵,还有张先刚等许多老师在线观战鼓劲。对此,王慧感慨地说:“英语系一直就是一个团结的大家庭,这个特等奖就是我们大家的荣誉。”

成功永远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除了学院与英语系的培养与大力支持外,王慧从教18年来的勤奋、思考与积淀更是一种隐形的准备。在总决赛赛场上,她亮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5P”教学法。“5P”即Preview、Participate、Practice、Present、Produce,是王慧日常教学中的5个环节。在高级英语课程中,“5P”对应的就是录音预习、课堂讨论、课后练习、课堂展示与创造性作业这5个环节。这其中蕴含着两个要点——让学生很认真地看待这门课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录音预习着重解决发音问题并让学生熟悉课文,课堂讨论重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课后练习重视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点。

此外,王慧在教学中还非常注重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提升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课堂上,她会让学生轮流进行5分钟的演讲展示,话题不拘泥于课本,要求开计时器并完全脱稿。创造性作业则包括作文与课题调研。每个单元的课程结束后,王慧通常都会布置一篇作文并十分认真地对待——几乎每名学生的作文都至少有两次返工。为肯定学生的努力,同时鼓励更多学生追求卓越,她专门建立了微信公众号“assignments”分享学生的优秀作文,一篇篇佳作推出来,一届届学生传下去。课题调研则分组开展,学生分工协作,查资料、写讲稿、做PPT。学生们在探究性学习中提升了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

育人境界高远

在教与育之间,育更是关键所在,也是责任所在。英语系的教学土壤始终受此理念浇灌,王慧更是其中坚定不移的践行者。在教育这条道路上,她也同样在不断思考与学习。“能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展现思想,传播中国文化,发出中国声音。这是我们英语系培养学生的目标与愿景,也是我们持续不断努力的方向。”王慧如此表示。

上海赛区复赛时,王慧选择了日常教学中《海上无路标》(No Signposts in the Sea)这一单元,决定本色参赛。这是一篇小说节选,采用的是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意识流手法,文字十分优美,但是情景跳跃,许多用语非常隐晦与抽象,含有神话、宗教和历史等典故。因其篇幅长、语言涩、手法奇、典故多,一般很难讲好、讲透。虽然多年来这个单元已经上过好几轮了,但王慧仍然在不断反思如何激发思辨,让学生受益良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王慧选择这个既有挑战又很有意义的单元参赛,其实也是在向专家和同行求教。她精心设计课程导入、象征意义破解、情节梳理等环节,与学生互动,引导他们梳理主人公在患上绝症后对人对己以及对工作、自然、历史、宗教等的态度转变,以此启发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每个人的个人经历有限,引导学生读书可以帮助他们拓展见识与思考,锻造更好的自己。”这是王慧的心声,也是她培育学生的理念。

“衡量一个学生,成绩不是唯一的标准。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王慧表示,这是从众多学生身上感受到的,而这也造就了她在教学中的反思与成长。因此,王慧十分注重教与学的互动,善于倾听学生的想法,也总是乐于与学生探讨问题,并愿意从学生的反馈中吸取好的经验。2015级的一批学生至今仍令她称赞,只因他们能够非常大胆地提问,敢于质疑,并能提出不同的看法。

与此同时,对于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帮助他们实现个性化发展,王慧也乐在其中。学生谢飞当初语音语调并不特别突出,但是演讲内容很好,被王慧和同事们一眼相中,一有空就为谢飞特训。凭借勤奋好学,谢飞最终一举摘得“21世纪·华澳杯”全国大学生中澳友好英语大赛特等奖。颇有个性但成绩不算太好的学生张凯维对自己的未来有想法有规划,王慧从中看到了他的闪光点,在张凯维求助时热心予以指点,张凯维过五关斩六将,最终通过了新华社的校招,被新华社海南分社录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打开通往外界的钥匙。王慧十几年如一日,向学生教授与传递的是富有情怀与思想的语言。

(本文原载于2019年2月11日华东理工大学新闻网)

【心语思】

我们所处的时代,外语教育的环境、客体、载体、目标和任务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应变是我常思考的问题。

我在教学中秉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探索“5P”教学法(Preview,Participate,Practice,Present&Produce),备课时不仅“备教材”,还“备学情”“备资源”“备方法”“备技术”“备时事”,努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跨文化沟通、团队合作、思辨、研究与创新等能力。

要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我本人觉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方面要进一步夯实中国传统文化的底子,另一方面要学习西方文化的精华,促进文明互学互鉴,讲好中国故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外语人应有的贡献。

  1. 记者石翎采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