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 进场歌

索福克勒斯悲剧五种(罗念生全集 第三卷) 作者:[古希腊] 索福克勒斯 著;罗念生 译


二 进场歌

歌队自观众右方进场。

歌队(第一曲首节)阳光啊,照耀着这有七座城门的忒拜的最灿烂阳光啊,你终于发亮了,金光闪烁的白昼的眼睛啊,你照耀着狄耳刻的流泉,给那从阿耳戈斯来的全身披挂的白盾战士带上锐利的嚼铁,催他快快逃跑。(本节完)

歌队长 他们为了波吕涅刻斯的争吵,冲到我们土地上,象尖叫的老鹰在我们上空飞翔,身上披着雪白羽毛,手下带着许多武士,个个头上戴着马鬃盔缨。

歌队(第一曲次节)他在我们房屋上空把翅膀收敛,举起渴得要吸血的长矛,绕着我们的七座城门把嘴张开;可是在他的嘴还没有吸饮我们的血,赫淮斯托斯的枞脂火炬还没有烧毁我们望楼的楼顶之前,他们退走了。战斗的声音在他背后多么响亮,龙化成的敌手是难以抵挡的啊。(本节完)

歌队长 宙斯十分憎恨夸口的话,他看见他们一层层潮涌而来,黄金的武器铿铿响,多么猖狂,他就把霹雳火拿在手里一甩,朝着爬到我们城垛上高呼胜利的敌人投去。

歌队(第二曲首节)那人手里拿着火炬,一翻身就落到有反弹力的地上,他先前在疯狂中猛烈的喷出仇恨的风暴。但是这些恐吓落空了;伟大的阿瑞斯,我们的得力助手,痛击其余的敌人,给他们各种不同的死伤。(本节完)

歌队长 七个城门口七员敌将,七对七,都用铜甲来缴税,献给宙斯,胜负的分配者;那两个不幸的人,同父同母所生,却是例外,他们举着得胜的长矛对刺,双方同归于尽。

歌队(第二曲次节)既然大名鼎鼎的胜利女神已来到我们这里,向着有战车环绕的忒拜城微笑,我们且忘掉刚才的战争,到各个神殿歌舞通宵,让那位舞起来使忒拜土地震动的酒神来领队吧!(本节完)

歌队长 且住,因为这地方的国王克瑞翁,墨诺叩斯的儿子,来了,他是这神赐的新机会造成的新王,他已发出普遍通知,建议召开临时长老会议,他是在打什么主意呢?

  1. 古希腊的合唱歌分若干曲,每曲又分首节、次节与末节(有的合唱歌缺少末节)。每曲首次两节的节奏和拍子是相同的,但各曲的节奏和拍子彼此不同。末节的节奏和拍子与首次两节的不同,但全歌中各曲末节的节奏和拍子是相同的。
  2. 忒拜城(旧译作底比斯城)在玻俄提亚(Boiotia)(旧译作比奥细亚)境内,位于雅典西北方,相距约40公里。
  3. 狄耳刻(Dirke)是忒拜国王吕科斯(Lykos)的次妻。这国王为了娶狄耳刻,把前妻抛弃,后来前妻的儿子把狄耳刻用牛拖得半死,又把她抛到水泉里,这水泉便由她而得名字。这水泉在忒拜城西边。
  4. “阿耳戈斯”这个词在希腊文里,尖音改变位置,便是“光辉”的意思,可能因为这原故阿耳戈斯人把他们的盾牌涂成白色,作为标帜。阿耳戈斯人战败后停留在郊外,到夜里才开始偷跑。这时候太阳一出来,忒拜人又在后面追赶,他们便乱作一团,跑得更快。“嚼铁”指有刺的或嵌着尖锐的宝石的嚼铁,可以使马嘴出血,此处作为比喻,借指“强迫”。
  5. 形容敌人的白盾,参看上注。
  6. 每个首节和次节后面有七行短短长节奏的诗,叫做“绪斯忒玛”(Systema),是由歌队长朗诵的。
  7. 赫淮斯托斯(Hephaistos)是宙斯和赫拉(Hera)的儿子,为火神。
  8. 忒拜城的建立者卡德摩斯(Kadmos)当初刺杀过一条龙(即大蛇),他把龙牙种在地下,土里长出了许多战士。那些战士自相残杀,剩下的五个便是忒拜人的祖先,所以忒拜人被视为龙的子孙。
  9. 阿耳戈斯将领十分狂妄,卡帕纽斯(Kapaneus)说神都阻挡不住他。
  10. 卡帕纽斯爬上城墙要放火烧城,却被电火烧死了。这故事非常著名,所以此处没有提起他的名字。欧里庇得斯的《腓尼基妇女》一剧第1172行以下一段叙述这故事说:“但是卡帕纽斯的狂态,我将怎么的说呢?他带了长的爬城的云梯跑来,这样的口出大言,说就是宙斯的神圣的电火也阻挡不住他……但是在他刚迈过了墙顶的时候,宙斯打了他一霹雳。……他从梯子上掉下去……成为一个火焰烧焦的尸首。”(《欧里庇得斯悲剧集》第3卷第23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11. 阿瑞斯(Ares)是宙斯和赫拉的儿子,为战神。“得力助手”原文作“右边的马”。古希腊参加竞赛的车子并排驾着四匹马,车向左转,转弯时,右外边的马应当跑快些,因此驾在右外边的是最好最得力的马。
  12. 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剧中的阿耳戈斯将领是波吕涅刻斯,卡帕纽斯,厄忒俄克勒斯(Eteokles),安菲阿剌俄斯(Amphiaraos),堤丢斯(Tydeus),希波墨冬(Hippomedon)和帕耳忒诺派俄斯(Parthenopaios)。至于那逃回家的阿耳戈斯国王阿德剌斯托斯(Adrastos)则不在七将之内。安菲阿剌俄斯是被地坑吞下的,但在本剧里却算是战死的。
  13. 攻城的将领都吃了败仗,只有波吕涅刻斯是例外,他同时是战败者又是胜利者;因为两兄弟都杀死了对方,算是胜利者。七个敌将中本来已包括波吕涅刻斯,诗人又把他作为例外,同时把厄忒俄克勒斯也作为例外。
  14. “胜利女神”原文作“尼刻”(Nike),为提坦(Titan)神帕拉斯(Pallas)和斯堤克斯(Styx)的女儿。
  15. “酒神”原文作“巴克科斯(Bakkhos)神”,巴克科斯是酒神狄俄倪索斯(Dionysos)的别名,狄俄倪索斯是宙斯和塞墨勒(Semele)的儿子,生在忒拜。
  16. 墨诺叩斯(Menoikeus)是彭透斯(Pentheus)的孙儿。
  17. 此处残缺两个或三个缀音。“王”字是校订者补订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