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三 放在枕边的“好诗词”——读雷经升《流年一寸心》有感

流年一寸心 作者:雷经升


序三 放在枕边的“好诗词”——读雷经升《流年一寸心》有感

晓风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向上吧,诗词》、《中华好诗词》等一系列热门古诗词电视节目的播出,一轮学习古诗词的热潮正在中华大地上翻涌。十九大也提出坚定文化自信,让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古诗词无疑是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恰逢其时,雷经升的诗集《流年一寸心》出版了。诗人将自己的170首诗词收入集子中,并分成“行旅”、“风物”、“衷情”、“感怀”四部分,以诗词传情,以诗词言志,抒发和阐释了自己对自然万物、人情冷暖的感悟。诗词中有故事,有情节,有画面感,读来颇有立体感兼具意象感。如,“入夜雪无声,朝林鸟语轻。忽如风乍起,簌簌若繁英”。又如,“暑气难消日渐长,奈何芳谢叶初黄。忽如骤雨随风至,枕畔蛙声话晚凉。”意象如画,让久居在钢筋混凝土的城市人,对乡村和故土产生了无限向往。透过诗词,回到原野之中,这就是诗词的魅力所在,也是作者的功力深厚之处。

在“行旅篇”中,“凭栏心已远,移步意无穷”。诗人唤醒了我们,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在读者的心头萌动,去外面的世界里放飞心灵,去看“云岭千层浪,琼枝万簇花”,去实现“群峰当夕照,长坐羡闲鸥”。

而在“衷情篇”中,诗人将对家人的依恋、激励和思念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对小女,他写道,“室空无笑语,掐指数归期。”小女刚离家,他就开始掐指算她的归期了。对兄弟,则是鼓劲打气,“但去莫忧风骋雨,寒窗棠棣慰离情”。对岳父,则是“不觉别离经十载,安得见?问斜阳。”“天上人间遥想处,银杏下,正徜徉。”读后,令人唏嘘感叹,内心产生极大的共鸣。

无论是哪个篇章,都会让人产生以下几点认同。一是,恰到好处的联想开阔之美。诗集里的任何一篇诗词,展开来就是一篇散文,但我觉得它比散文更具开阔性,也更精炼,不拖泥带水,不无病呻吟,给人人都可对号入座的想象空间和认同感。读这些诗词,读者情不自禁地就能联想到自己所到过的景点,身边的亲人,以及经历过的人生各种滋味。

二是,作者古诗文功底雄厚。通过寥寥几行诗句,诗人就能将心中所想所思,完美地表达和展现出来,令人钦佩。没有日积月累,岂能轻易做到?

三是,古诗词并不晦涩难懂,也不是故作高深,反而是通俗易懂,平易近人,美不胜收,不信就请看《流年一寸心》。

著名传播学者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里曾提出警告说:“在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里,造成精神毁灭的敌人更可能是一个满面笑容的人,而不是那种一眼看上去就让人心生怀疑和仇恨的人。”希望《流年一寸心》带给人们的,不只是满脸笑容,而更多的是思考,是传承,是责任。

我想,《流年一寸心》应该是本枕边书,可以时常读读它,在想家的时候,在心灵疲惫之时,在迷茫困惑之中……

感谢经升兄,且听风吟,花开有时。

(作者系青年作家,安徽省散文家协会副秘书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