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管理商务实务审计

审计

审计

定 价:¥30.00

作 者: 刘明辉主编
出版社: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系列教材
标 签: 审计学

ISBN: 9787810843416 出版时间: 2004-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1cm 页数: 701 字数:  

内容简介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需要改革。21世纪之初,人类社会正在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日益呈现出市场化、知识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国际会计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特别是“安然事件”等一系列会计造假案的发生对会计理论与实务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会计环境同国际经济发展及会计环境变化是紧密相连的。国际国内经济的发展与会计环境的变化要求中国会计必须不断改革与完善。中国的会计改革,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会计环境;二要满足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要求;三要考虑中国会计实务界对会计理论与操作的需要。会计改革的重点在于会计理论体系与方法体系的完善,会计改革的关键在于会计教育的改革,会计教育改革的基础在于会计教材建设与会计人才培养。因此,建立一套体系科学、内容新颖、切合实际的会计学系列教材,既是当前经济发展与会计改革的要求,也是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需要。作为高等财经院校的会计学院,尤其是作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所在院校之一,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理所当然肩负着探索和研究会计教育改革、建立和完善会计教材体系、培养和教育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重任。早在1995年,我们就初步确立并编写出版了首批会计系列教材,并且于2000年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作了进一步的完善。我们所编写的教材在教学与实践中受到了广泛的好评,许多兄弟院校都采用了我们的系列教材。应当看到,随着国际会计环境变化与中国会计改革的深化,我们的教材在某些方面已经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改革与完善我校现行的会计学教材体系和内容是当务之急。我们在广泛征求高校教师、学生及实务界对我校会计系列教材意见与建议的基础上,组织我院20多位在各自领域有突出研究专长和丰富教材编写经验的教授、专家,对新的系列教材的编写原则、体系结构和基本内容进行了充分的探讨,最后由会计学系列教材编委会决定:对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系列教材进行全面修订;调整部分系列教材的主编及编写人员;制定系列教材编写目标、原则与体例等。本次修订的教材包括:《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管理会计》、《审计》和《会计信息系统》,共九部。本次教材建设(修订)的目标是:适应普通高等学校会计学专业的需要;满足社会经济建设对会计知识的需求;确保教材建设与我校会计学全国重点学科地位相匹配;力争在国际会计学界有一定影响。本次教材建设(修订)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是: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会计学作为经济应用学科,其教材既要讲清理论,又要注重应用。教材编写既要从理论高度进行概括和解释,又要运用基本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实现上述目标,本系列教材除主教材外,还编写了配套的习题与案例。主教材增加了案例的比例,习题与案例包括每章的内容提要、应掌握的学习要点、复习思考题和案例分析等,有利于锻炼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材建设要吸取相关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使教材内容反映本课程的最新研究状况。科研工作要为教学服务,针对教学中的问题和教学改革的要求进行专题研究。通过教学与科研互动,完善教材内容,提高教材质量。3中国特色与国际化相结合。教材的编写既要立足中国、侧重当前,又要放眼世界、关注未来。在选材上,尽量选择在当前我国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内容,同时尽可能与国际会计接轨,反映国际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潮流。4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教材修订要保持原系列教材的精华和特色,同时也要注重新法规、新政策、新理论、新方法的充实与完善。5“通”与“专”相结合。“通”与“专”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一对矛盾。会计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其课程内容和教学安排既要体现本学科的特殊性,又不能完全割裂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必要的联系。因此,本系列教材应该兼顾会计专业与非会计专业、校内学生与校外学生的需要。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系列教材是会计学院全体教师与学生共同劳动的结晶,凝聚了众多资深教授和专家多年的经验和心血。当然,由于我们的经验与人力有限,教材中难免存在不足,我们期待着会计界的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的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补充修改。本次修订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而不是终点,我们将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会计环境的变化不断修订,使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系列教材紧随时代步伐,及时反映学科的最新发展。本书是在刘明辉教授2001年主编的《审计》一书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旨在为第一次系统学习审计课程的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提供教学参考。本版在保持原书所具有的“理论与实际结合”、“国际化与本土化并重”等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适应本科教学的特点,充分地反映了审计环境的改变,无论是在章节安排,还是具体内容上均做了全新处理。主要修订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考虑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内容的合理分工,对审计理论结构、审计概念体系等内容进行了压缩,增强了本书的实务性;二是有关审计实务的介绍,改变原有按报表项目设计的思路,而采用按交易循环设计的方式,更加符合审计实务;三是书中增加了大量的图表,对有关内容的介绍更为简明、形象,便于教学;四是增加了2001年以来新发布的有关审计准则、会计准则的相关内容。本书从内容逻辑上分为四编共二十章,第一编为审计与注册会计师职业,包括第一章审计概论,主要阐述审计概念与种类、审计的发展简史、审计的导因与社会角色,以及审计基本假设等内容;第二章注册会计师管理,主要介绍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协会以及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第三章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体系,主要介绍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质量控制准则和职业道德准则;第四章职业责任与法律责任,主要介绍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责任和法律责任。第二编为审计程序与技术,包括第五章审计目标与审计范围,主要介绍审计目标、审计过程、审计业务约定书和审计范围;第六章审计程序与审计证据,主要介绍审计程序的基本类型,审计证据的取得与评价方法,以及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复核和存档;第七章审计计划与初步审计策略,主要介绍审计计划的内容与编制,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概念的运用,以及初步审计策略的确定;第八章内部控制及其测试与评价,介绍内部控制的概念、内部控制的目标与要素,内部控制的了解、测试和评价方法,以及管理建议书的内容与编制方法;第九章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主要介绍现代抽样技术及其在控制测试和证实测试中的应用;第十章审计报告,主要介绍审计报告的含义、要素、类型和编制方法。第三编第十一章至第十七章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角度重点介绍有关交易循环和会计报表项目的审计目标、内部控制、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其中第十一章为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第十二章为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第十三章为生产与服务循环审计;第十四章为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第十五章为货币资金审计;第十六章为特殊项目审计;第十七章为终结审计,介绍外勤工作结束前应做的工作、审计工作的复核以及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等内容。第四编为其他类型的审计与保证服务,包括第十八章其他类型的审计,主要介绍经营审计、合规审计、内部审计和政府审计的意义、目标与特征、准则、程序与方法;第十九章电算化审计,介绍计算机信息系统下的审计和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原理与运用。第二十章保证服务,主要介绍保证服务的基本原理以及除会计报表审计以外的其他保证业务,包括验资、基建工程预决算审计、期中财务报表鉴证和内部控制鉴证等。为节省篇幅,本书不附习题和案例,习题与案例另行专集出版。本书由东北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组成员刘明辉教授任主编,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审计教学部主任孙坤教授和审计教学部副主任徐平教授任副主编。具体分工为:第一章至第六章、第十章、第十六章的第七节至第九节、第十七章、第二十章的第一节和第八节由刘明辉教授编写;第七章、第八章由孙坤教授和张宜霞博士生共同编写;第九章、第十八章及第二十章的第二节至第七节由孙坤教授编写;第十一章至十五章由徐平教授编写;第十六章的第一节至第六节由会计学院郑艳茹讲师编写;第十九章由甄阜铭副教授编写;最后由刘明辉教授总纂定稿。由于作者的水平有限,本书仍然存在很多不足甚至是错误之处,尚请各位任课老师、学界同仁和职业界的朋友多加指正,不胜感谢。

作者简介

暂缺《审计》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暂缺《审计》目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