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教育中国教育事业国家课程设计过程研究:以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设计为个案

国家课程设计过程研究:以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设计为个案

国家课程设计过程研究:以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设计为个案

定 价:¥25.00

作 者: 吕立杰 著
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现代课程与教学研究新视野文库
标 签: 中国教育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4141002 出版时间: 2008-04-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22 字数:  

内容简介

  《国家课程设计过程研究》是一项关于国家课程设计的研究。世纪之交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设计,既是一项教育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也是一次大规模的国家课程设计,又是一段课程改革实践发展的历史。研究者运用质的研究方法,尝试还原课程改革的阶段和事件,呈现“新课程”设计的起源、动因、步骤、程序,对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关注焦点和决策文化进行了解析。这项研究,对于人们理解和思考基础教育课程设计的源流和过程,把握课程改革和课程设计的基本精神,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暂缺《国家课程设计过程研究:以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设计为个案》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前言 研究的问题与方法
一、新课程的设计:作为研究的问题
二、理解与解释:本研究的方法论
三、理解历程:获取资料的方式与过程
四、本研究的性质与价值定位
五、本研究的框架与思路
第一章 国家课程设计的理论视域
一、国家课程设计:作为一种课程政策的制定过程
(一)课程政策与课程政策的制定
(二)20世纪末国家课程政策制定的典型案例
(三)课程政策制定过程的本质
二、国家课程设计:作为大规模课程开发过程
(一)课程开发的内在元素与外在因素
(二)国家课程开发的模式
三、国家课程设计:作为课程研究的过程
(一)西方课程设计中研究倾向的演变
(二)对课程研究的范式理解及方法论定位
(三)当代课程研究的两种旨趣:课程开发与课程反思
第二章 我国课程设计的研究与发展回顾
一、我国课程政策沿革
(一)新中国社会变革中的课程变革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课程政策文本的变化
二、实践中的课程实验进展
三、课程理论研究进展
四、课程研究与课程政策
(一)我国的课程研究与课程政策
(二)课程研究与课程政策关系分析
第三章 新课程研究的开端与政策问题的确定
一、新课程研究的开端
(一)课程改革背后的素质教育
(二)“93年课改”:基础与超越
二、课程政策议程的确定基础
(一)基础教育课程状况调查
(二)国际比较研究
(三)课程变革经验研究
三、核心政策文本的确立
(一)《纲要》根本的着眼点
(二)28次斟酌修订
(三)争论、澄清与遗留的问题
第四章 课程方案的规划过程
一、新课程设计人员的确定
(一)隐名项目招标
(二)成立大学课程研究中心
二、课程标准设计的过程要素
(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设计
(二)高中课程标准的设计
三、评估与决策:课程政策的合法化过程
四、课程标准实验情况的考察:信息回馈
五、课程标准的修订:继续开放的系统机制
第五章 课程标准设计中研究者的审议与决策
一、异质的追寻:课程设计团队的构成
二、异中求同:课程设计中的协商文化
(一)冲突与沟通
(二)谁是决策者?
三、“零选择”——一个争论与妥协的故事
四、执行审议的必要条件
第六章 课程标准内容选择与组织的价值倾向
一、寻找学科的哲学本质
二、课程标准内容选择与组织的要素
——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例
三、课程标准内容选择与组织的倾向
(一)课程意识形态的把握
(二)矫正缺失
(三)“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
(四)融合稳固的学科疆界
四、课程标准内容选择与组织的尺度
(一)追寻理想
(二)兼顾可能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设计过程的程式与特征
一、三种视角下的新课程设计过程
(一)新课程设计:作为大规模课程开发过程
(二)新课程设计:作为课程政策的制定过程
(三)新课程设计:作为课程研究过程
二、课程决策方式是实践理性的审议
三、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的顺序性
四、新课程研究的方法论特征
五、新课程设计与课程研究旨趣
(一)研究旨趣发生了变化
(二)课程研究的实践使命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