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信息与知识传播新闻学概论(第六版)

新闻学概论(第六版)

新闻学概论(第六版)

定 价:¥42.00

作 者: 李良荣 著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新闻与传播学系列教材·新世纪版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309135886 出版时间: 2018-04-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是复旦著名学者李良荣教授近三十年来新闻学研究成果的结晶,内容着重总结、阐述人类新闻活动主要是新闻事业的基本规律及新闻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作者站在时代的高度,紧随新形势,把学术界的新研究成果纳入了第六版。书中许多内容、观点总结概括了不断进步着的新闻实践。全书行文流畅,论述详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精品教材。

作者简介

  李良荣,1946年1月出生于浙江省镇海县。1968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1982年7月获硕士学位。著名的王中教授是他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导师。作者现为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曾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广州大学、河北大学、安徽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二十余所高校的兼职教授、讲席教授与特聘教授。 作者专擅新闻学理论和国际传播,致力于当代中国新闻媒体和世界新闻媒体的发展与改革,著有《新闻学概论》《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宣传学导论》《中国报纸的理论与实践》《西方新闻事业概论》《当代西方新闻媒体》《中国传媒业的战略转型》等专著及一批学术论文。 近10年来,李良荣教授致力于网络与新媒体研究,出版了《新媒体研究》专著,《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网络空间导论》等教材,主持了“中国网络社会心态报告((2014)(2015))” “互联网与大学生系列研究报告”等大型调查,完成了全国性大型调查“新传播形态下的中国受众”。

图书目录

 目录
       
       绪论
       节 新闻学
       第二节 新闻学和新闻工作
       第三节 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
       第四节 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
       
       章 新闻活动
       节 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第二节 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
       第三节 变动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
       第四节 新闻活动的渠道
       
       第二章 新闻
       节 新闻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两种新闻定义
       第三节 新闻本源
       第四节 新闻要素
       第五节 新闻类别
       
       第三章 真实性是新闻的本质规定
       节 新闻真实性的含义和要求
       第二节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第三节 新闻失实的主要表现
       第四节 维护新闻真实性永远在路上
       
       第四章 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
       节 新闻与信息
       第二节 新闻与宣传
       第三节 新闻与舆论
       
       第五章 新闻事业的产生
       节 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工具
       第二节 西方报纸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
       第三节 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的产生
       第四节 近代汉字报纸产生的特殊性
       
       第六章 互联网与新媒体
       节 互联网与新媒体
       第二节 互联网——一场新的传播革命
       第三节 新老媒体互动构建舆论新格局
       第四节 争夺传播主导权——新传播革命的新课题
       
       第七章 互联网造就传媒业新业态
       节 新媒体持续冲击大众传媒
       第二节 新闻生产:从专业化到社会化
       第三节 新闻接收:从受众到用户
       第四节 新闻机构:从单一媒体到融合媒体
       第五节 新闻体制:从单一国企体制到混合体制
       
       第八章 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
       节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新闻体制
       第二节 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
       第三节 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传播工具的特点
       第四节 受众的多元需要促使媒体多样化
       第五节 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决定新闻体裁的多样化
       第六节 新闻教育适应新闻事业而产生、发展
       
       第九章 新闻媒介的性质
       节 新闻媒介的共性、特性、个性
       第二节 新闻媒体的双重属性
       第三节 新闻媒体产品的商品性
       第四节 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第十章 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
       节 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
       第二节 新闻媒介的正效应与负效应
       第三节 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
       第四节 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
       第五节 我国新闻媒体的作用和任务
       
       第十一章 党性原则是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制度
       节 党性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精髓
       第二节 党性原则是中国新闻事业的一项基本制度
       第三节 坚持党性原则的重要性
       
       第十二章 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
       节 舆论监督与舆情引导相辅相成
       第二节 舆论引导
       第三节 舆论监督
       第四节 舆论新格局
       
       第十三章 大众传媒与社会
       节 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
       第二节 大众传媒与政治
       第三节 大众传媒与经济
       第四节 大众传媒与文化
       第五节 大众传媒与国际关系
       
       第十四章 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
       节 新闻自由的涵义
       第二节 新闻自由是伟大的口号
       第三节 新闻自由属于人民
       第四节 新闻法规
       
       第十五章 新闻媒介的运行体系与管理模式
       节 世界新闻媒介的三大运行体系
       第二节 国家对媒介的管理
       第三节 新闻媒介的内部管理和运行
       第四节 中央厨房的新闻生产模式
       
       第十六章 传媒业经营
       节 传媒业经营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传媒业经营的基本目标
       第三节 传媒业经营的基本路径
       第四节 互联网宣告精准营销的来临
       
       第十七章 新闻媒介的受众
       节 受众是谁
       第二节 受众是新闻媒介的参与者
       第三节 受众的特点
       第四节 受众的细分
       第五节 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
       第六节 受众的权利
       第七节 受众和媒体认知
       第八节 受众地位的新变化
       
       第十八章 新闻生产和新闻选择
       节 决定新闻生产的因素
       第二节 新闻生产的场域
       第三节 新闻选择和新闻选择的标准
       第四节 新闻选择的具体运用
       
       第十九章 新闻工作者修养
       节 新闻专业理念
       第二节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第三节 中国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素养
       
       第二十章 中国的新闻改革
       节 40年四次跨越
       第二节 新闻改革的基本特点
       第三节 学科建设:从“小新闻”走向“大传播”
       第四节 中国新闻传媒业的新生态、新业态
       
       附录一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附录二 联合国国际新闻道德规约二则
       
       后记
       第三版后记
       第四版后记
       第五版后记
       第六版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