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戒洁也。”言下之意是,斋乃清心洁净之处,包含着恭敬、寡欲,而这正是古人读书时所追求和要达到的最高之境界——清静雅致,避尘绝俗,一心向学,饱读诗书,修身养性。
2017-03-18
北京晚报风、雨是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也是中国诗歌中最经常运用的意象,二字常常并称。风雨从普通自然现象,逐渐进入人们的审美视野,到成为经典文学意象,有一个漫长而又充满变化的过程。
2017-03-18
北京晚报相对于北宋初年编纂的《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主要为宫廷皇室、士大夫使用的大类书,《锦绣万花谷》更多的是给平民百姓提供阅读参考,体现了“市井文化”的需要,因而在后世多次…
2017-03-12
光明日报女性书家,史籍可考者,第一位是西汉楚王的一位侍者,名唤冯嫽。但《汉书西域传》只说她“能史书”。这到底是不是写书法,似乎还难以确定,可是马宗霍《书林藻鉴》已迳行将之归入书…
2017-03-09
中国文化报营建墓葬对于古人意义重大,自是题中应有之义。但以雍正帝之日理万机,对怡贤亲王园寝的营建如此重视,如此苦心孤诣,百般周章,又确乎别有因由。
2017-01-10
澎湃新闻自古及今,书房并无一定之规。富者可专门筑楼,贫者或室仅一席;有的雕梁画栋,有的则环堵萧然。书房或筑于水滨,或造于山间。书房是文人的灵魂之城,名号寄托着主人的志与情。
2016-12-26
人民文化《野叟曝言》中所反映出来的那些比较高深的数学知识(特别是那些与西洋数学有关的知识),到底是从何而来?为什么这些知识会传播到一般知识分子之中?
2016-11-21
北京日报明末清初的儒生,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运动,一时士林风气为之大变。他们强调道德自觉,时刻反省自己的过错。这种追求崇高的动力渊源何自?其实践为何又消失在历史的…
2016-10-27
南方周末近来,乾隆皇帝的“迷之审美”成了网友吐槽的对象。有网友直言,“乾隆和他爹雍正的审美相隔一个黑洞”,乾隆皇帝的审美真的和雍正皇帝有天壤之别吗?
2016-09-28
中国新闻网要描述抗战期间的清明节,首先得前溯至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当时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