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帮助的有效期像面包还是酒?

说服力 作者:(美)罗伯特·西奥迪尼


从前边的内容中我们得知,当您先给予他人礼物、服务或帮助时,接受者会觉得有责任偿还这个人情。这种责任不拘泥于所收礼物的形式:有价值的信息、对同事伸出的援手、写有请求的个性化便笺、鲍比·菲舍尔为冰岛带来的知名度,这些都是我们觉得有责任回报或回应的东西。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由帮助或礼物带来的说服力会变质吗?是像面包一样变了味儿?还是像酒越陈越香?弗兰西斯·弗林(Francis Flynn)认为,答案取决于您是提供帮助还是接受帮助的人。

就此问题,弗林对美国某航空公司客服部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查。客服部实行的是倒班制,这种制度需要员工间的相互配合。研究人员把客服部分为两组,一组员工对自己为同事提供的帮助进行评价,另一组人员则要对他们得到的帮助进行评价。每组人员最后都要说明收到或提供的帮助价值几何,并且指明是何时得到帮助或帮助过别人。

结果表明,刚接受过同事帮助的员工,认为这个忙帮得非常好,但时间越久,“好”的程度就会随之打折。提供帮助的员工感觉恰好相反,他们认为时间越久,自己对别人的人情就越大。

一种原因是:时间会降低记忆的准确性。人们看待自己的行为时,喜欢用积极正面的态度:受帮助的人会认为,当时自己也许并不那么需要帮忙;提供帮助的人则认为,自己好心地做了“份外之事”。

该发现能协助我们在不同场合中提高说服力。如果您帮助了同事或熟人,他们会因此设法在最短时间内偿还您的人情。若您是接受帮助的人,请务必注意,凡是接受帮助的人都会有的一个毛病:时间越久,他们就越记不清曾受过他人帮助。要是您不小心也犯了这个通病,那提供过帮助的人对您可就有意见了。他对您的印象会因您的不懂感恩而大打折扣。

能用什么方法改善这个大多数人都有的毛病吗?

一种方法是在提供帮助时说,您很乐意帮助他,因为“换成是我,您也会伸出援手的。”另一种更有效,同时也有风险的方法是先提醒一下接受过您帮助的人,让他记起这事。当然您得小心措词。类似“伙计,我以前还帮过你呢。现在是你回报的时候啦。”之类的话肯定会帮倒忙。您得委婉一点,比如“我发给您的那份报告还算有用吧?”会让您更能得到想要的回报。

世上没有哪种说服法百分之百有效,但知道如何提高所帮之忙的价值不失为一个好开端。即使您把所有说服技巧都忘了,但只要记得一点:蜜蜂叮蜜,不叮醋。您就可以用“陈年的老酒”赢得更多帮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