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从本杰明·富兰克林身上能学到什么样的说服技能?

说服力 作者:(美)罗伯特·西奥迪尼


本杰明·富兰克林出生于1706年,他是美国著名的作家、政治家、外交家、科学家、出版人、哲学家及发明家。作为政治家,他的成就远高于其他头衔,是他起草了美国独立宣言。作为外交家,又是他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争取到了法国的支持。作为科学家,他对电学的发现与理论更是无人能比。作为发明家,他创造出了双焦距眼镜、里程表和避雷针。然而以上种种发明,都不如他发现了可以用“麻烦”赢得对手的尊重重要。

富兰克林在宾夕法尼亚立法机构任职时,顽固的政敌和一位不友好的立法者常让他头疼不已。富兰克林在解释如何赢得他的尊重与友情时这样说:

我从没想过要委曲求全来赢得他的帮助,但一段时间后,我萌发出了用其他方法的念头。在知道他有一本稀世奇书后,我给他写了张纸条,希望能借这本书拜读几日。他立刻把书给了我。一周后我把书还给他,同时夹了张纸条表达我对书的喜爱之情。后来我们再在国会见面时,他对我说话了(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态度还很礼貌。此后,他表示愿意随时为我提供帮助,我们成了好朋友,这样的友谊一直维持到他去世。这真是应了那句格言:“为你做过好事的人,比之受过你恩惠的人,更能为你提供再次帮助。”

多年后,乔恩·杰克(Jon Jecker)和大卫·朗迪(David Landy)希望通过实验来证实富兰克林的说法。他们让参与实验的人员先从研究人员那儿赢些钱,然后要求其中一组能归还赢来的钱,并表示那是私人的钱并且已所剩不多了(几乎所有人都同意归还)。另一组人员则未被提以要求。最后,所有参与实验的人员以匿名方式表达是否喜欢这位研究员。

富兰克林的观点看上去并不符合逻辑,能通得过这次实验吗?实验表明,他是对的。杰克和朗迪发现,那些被要求还钱的人对研究人员更具好感。

为什么?因为人们会调整自己的态度以便和行为保持一致。当富兰克林的对手发现自己帮了这个讨厌的人时,他会想:“为什么我会帮这个不喜欢的人?也许他也没那么讨厌,也许他还是有些优点的。”

富兰克林的策略在其他场合也能发挥作用。比如,我们常常需要伙伴、邻居或同事的帮助,但因为某种原因,他们也许并不喜欢我们。所以我们不愿开口向这些人求助,害怕更会引起他们的反感。这种情况下,人们常对是否开口求助犹豫再三,最终耽误了手头的急事儿。其实上面的实验告诉我们,这样的担忧完全没有必要。

向讨厌自己的人求助确实需要些勇气。但只要想想,既然这个人对你没有好感,那么开口求助最坏的结果,还是没有好感。所以试着开口吧,你不会有什么损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