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遇见自我

亲爱的我,你好吗? 作者:《心探索》电子杂志


 

“我”是一场永远没有结束的拼图游戏……

  

我是谁?

为什么我总是陷入抉择之中,

总有左右为难的时候,

在迷茫的泥潭中无法抽身。

无论我做了什么,

内心总是有个声音在对我百般挑剔。

好像是在玩一个拼图,

永远无法凑齐所有的图块,

完整的自我总是呼之欲出,

最后却只能听到微弱的声音。

我会遇到一个怎样的自己,

我喜欢这样的自己吗?

我是自己的“对立面”

你是否曾遇到过这样的自己——当一个人生目标被认定时,内心马上喊出了另一种可能;实现一种自我的代价,是牺牲另一个自我。为什么“我” 总是要被迫去作“二选一”的抉择?

想找一份和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却担心这份冷门的工作没有前景;不得已转行,好不容易干得有了些起色,想跳槽,又怕换了环境无用武之地;终于下定决心辞职创业,又担心赔个血本无归;辛苦攒下的钱用来投资股票有风险,存银行又未免太保守;想结婚,怕从此没了自由;不想成家,可也希望有人惦念着自己……

原来,我就是自己的对立面,绳子的一头拴着我,而另一头也拴着自己——我们都是和自己拔河的那个人……或忍痛割爱,或委曲求全,或丢卒保车。总之,成全了一个“我”,就要忍痛牺牲掉另一个自己——不然,又能怎么样呢?即便是战场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大英雄,也会遇到忠孝不能两全的艰难抉择;而当圣人面对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局面时,也只得舍鱼而取熊掌。况且,我们既不是大英雄,更不敢自封为圣贤……

>> 是非题

心探索:人的一生好像总是在作“二选一”的抉择,而且似乎永远是达成一个,就不得不舍掉另一个?

叶 前:这是心理学中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我们总要被迫去进行“二选一”的抉择。而更前沿的心理学研究发现,这其实是一个我们从小到大被不断强化的误区。或者说,被迫进行“二选一”,不是出于我们自身的能力限制,而是因为习惯。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为了吸引我们的注意力,父母总是会一手一个,拿起两种玩具——布娃娃和图画书,然后问我们要选哪一个。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会伸手指向其一。没办法,谁让只能选择一个,如果不选的话,便什么都得不到。所以,这种“二选一”的题目我们是从小做到大的,想改都不那么容易。

心探索:没想到原来“二选一”的二元对立竟有这么深层的缘由。

叶 前:虽然“二选一”这样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常碰到,但其背后的动力并不简单,而是涉及一个更为深层的心理过程。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想每个人都会多多少少受到自己的父母、师长甚至更大范围的影响,比如家族、社会。而这些个人、群体作为一种能够影响我们心理发展的存在,势必也会有“自己”的需要(个人的需要和集体的需要)。

而就是这些需要,同样会被我们所认同或是由我们承担起实现的责任。最常见的就是父母会将自己未尽之心愿加在孩子身上。我们会以为这些是自己内心的需要,却不知这其实是我们的父母、长辈或是家族其他成员的意愿。特别是当我们自己真正的需要与之相冲突时,人便会陷入痛苦的煎熬和难于抉择的徘徊之中。

心探索:我们如何才能破除这种限制自己的习惯,走出二元对立的束缚呢?

叶 前:人在一岁以前,是没有所谓“深度知觉”的。也就是说,那时的我们只知道长和宽,却不知道深和浅。这时候,我们的认识仅仅是二维的。而随着行走的锻炼,深度知觉慢慢形成,我们眼中的世界也变成了三维的立体世界。这就是说,虽然我们都是在“立体”地感知世界,但由于二元世界是基础,我们才常常深陷其中,无法摆脱。因此,一些宗教或是修行都提倡人要跳出二元限制,从一个更加宽泛的角度去看问题。

当然,要跳出“二元”,并非是能说到做到的,也要依据现实需要来作具体解读。但是,我们不妨时时告诉自己,我们可以有更加深刻、完整的认识!既然“二元”是一种习惯,那么,我们也同样可以养成“三维”的习惯,不是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