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谁动了我的抑郁

亲爱的我,你好吗? 作者:《心探索》电子杂志


 

谁都会有不顺心的时候,低头不见抬头见,谁都免不了跟“抑郁”照面。下面是一组统计数据,抑郁是不是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看过之后,你便会心中有数了。

中国大概有超过2600万人患有抑郁症,但只有不到10%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抑郁症的实际发病率约为11%。也就是说,粗糙的算法,每10个人里就有一个抑郁的,因此抑郁症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人类第二大疾患。

也许,看看我们身边的数据,WHO所作的警告就不再显得耸人听闻了。对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的白领人群所作的心理调查显示,80%以上的人认为自己时常感到不快乐;70%左右的人在人生的不同时期陷入过抑郁的低谷。

当抑郁较为严重时,甚至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气久淤心中而不化”,林黛玉就是因为长期的抑郁症并发了躯体疾病,最终香消玉殒,埋葬了花容。那么说到底,抑郁这块“心病”究竟是因何而生的呢?对此,心理学界也有着不同的看法。

>> 适应障碍——心理咨询观点

心理学家们认为抑郁的根源是“适应障碍”,即人在无法承受或面对现实环境的变化时而产生的不适反应。在某些改变或机会面前,我们可能由于没能作出正确的自我评价而遭遇挫败,或是由于对发展事态的估计有误差,投注的心力没能收获预期的回报而感到心情低落。

一般来说,我们几乎每天都在经历各种改变和机遇,麻烦有时就像空气一样,稀松平常。郁闷、叹气不是什么要紧事,运动、唱歌、瑜伽、阅读、聚会都能很好地排遣坏心情。那么,那些足以使人抑郁的事件,一定是切中了我们心中的要害。这一要害,就是我们的心理情结。心理咨询和心灵内省的目的就是要找到这些根源在心中的情结所在,处理好“伤口”,把它视作人生的一段过往被自我接纳。

>> 心境障碍——精神病学观点

和以往我们对精神病学家严谨、刻板的印象不同,他们对于“抑郁”的观点反倒具有几分内省的灵动色彩。他们认为每个人对于现实中遭遇到的麻烦、打击、创伤的看法各有不同。是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坦然处之,把它当做是成长的一个契机;或是从此一蹶不振,陷入自卑、自罪、阴郁、失落的生命低谷,关键的因素在于人本身。

据此,美国精神科学会在制定分类与诊断标准时,将抑郁划归为“心境障碍”。这个心境,指的是我们的心理环境,是一个人对自我和周围世界的一个主观认同。我们置身的这个世界,无论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都是以我们对自我的认同作为依据的。换句话说,心中有莲花者得见莲花——抑郁还是不要抑郁,决定权在我们自己手上。

>> 认知模式——认知心理学观点

认知心理学家们认为,之所以会导致抑郁,是因为我们平日里在认知与交往过程中所持有的一些“错误”认知模式造成的。下边,我们简要总结了一些会导致坏心情的“个人”原因,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借鉴意义。

门 类            表 现                                                                            严重指数

◆走极端 非此即彼,不是白就是黑,一遇挫折便有彻底失败的感觉,进而觉得自身已不具任何价值,失去自信。                           ★★★☆

◆公式化 认为事情只要发生一次,就会不断重现。生活中遇到困难与不幸,便认为困难、不幸会重复出现。                                          ★★★☆

◆变色镜 遇事总想消极的一面,就像戴了一副变色镜看问题,滤掉了所有的光明,整个世界看起来黯淡无光。                           ★★★★

◆疑心病 无事生非,终日担心自己将大祸临头,遇事往往轻易下定论,主观猜疑,杞人忧天。                                                         ★★★★

◆失锐气 把别人的真心赞美当做阿谀奉承,对正常的人际关系想入非非,毫无根据地自卑或愤世嫉俗,导致本来松弛的情绪变得紧张。

★★★★☆

◆瞎推断 把一般性过失、欠缺、挫折和困难看得过于严重,似乎做了不可逆转的错事。生活中总是过分夸大自已的不足和低估自身的长处。

★★★★☆

◆消极化 把自己的不良感觉当成事实的证据,如:“我有负罪感,那么我一定是干了什么坏事”,“我觉得力不从心,那么我一定是‘低能儿’”。尤其情绪低沉时,这种感觉推理特别活跃。         ★★★★★

◆自卑心 总是主动承担别人的责任,并且妄下结论,认为一切坏的结果都是自己的过失和无能所致。此种变形的自卑、内疚心理,来源于人格的变形和过分的责任感及义务感。                                      ★★★★☆

(资料来源:秋微《与快乐牵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