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十三岁时来到澳门,逃离了那个变态污浊的家和婚姻。我在澳门作扒妹,这是一个遍地黄金的地方,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我认识了赌客刘海若,与他有了交往;在他那里,我明白了…
2017-10-24
长江文艺杂志社如果暂时搁置对王小波本人文学成就与思想深度的讨论,仅就“自由撰稿人”这一身份来探讨王小波的“文化英雄”意义,可以清晰地发现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一条思想脉络。
2017-10-24
杨早端木属于依赖性非常强的男人,家里大小事情都要萧红来扛,而萧红的身体本来就不好,此后更是每况愈下,这些琐碎的事情不能不让萧红觉得厌烦。
2017-10-24
书房记“这个事情已经过去好久了。但我不得不承认新概念肯定影响了我,不然我也不会去武大(保送),还获得了一个作者的身份。这种印记肯定是有的,只不过现在的状态和它比较遥远了。”
2017-10-24
澎湃新闻我曾经努力学过普通话,但我一学说,舌头就发硬,像大街上走模特儿的一字步,有醋熘过的味儿。自己都恶心自己的声调,也便羞于出口让别人听,所以终没有学成。
2017-10-23
十点读书不论古今中外,从博雅精深的历代经典名著,到通俗的小说院本,以至村谣俚语,他都互相参考引证,融会贯通,而心有所得,但这点“心得”还待写成文章,才能成为他的著作。
2017-10-20
民国历史以下访谈综合自多家国外媒体在不同时期对石黑一雄做过的访谈,涉及他成长与创作中的重要问题。在整理时,腾讯文化作者仅保留了石黑一雄多次答复且阐述相对一致的回答。
2017-10-20
文化有腔调“我常常感觉到自己的虚伪,感觉到自己的下流和无耻。这种焦虑感,总让我考虑到这个世界上有没有所谓绝对正确的东西。绝大部分的公共知识分子,不会有这种怀疑。”
2017-10-20
看理想当地时间4月13日,秘鲁作家、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