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人物

贾平凹:诗书画的相互影响与互相成就

考察贾平凹小说观念的变化,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中华美学精神或者说是中国古典文脉,愈来愈成为他表达当代生活的重要思想及美学资源。

2017-03-12

光明网

村上春树新作提南京屠杀40万人,这让日本右翼急了眼

日本右翼作家百田尚树也污蔑村上春树是为了得诺贝尔奖和讨好中国才如此写。这也不是百田尚树第一次指责村上春树。百田尚树曾撰写过为军国主义翻案的小说《永远的零》。

2017-03-06

澎湃新闻

苏轼的朋友圈

若论朋友圈之广大,有宋一代非苏轼莫属。恰如他的夫子自道,“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

2017-03-06

解放日报

何德章谈《魏书》的编纂、点校和修订

北魏第三代皇帝拓跋焘统一北方后,服务于北魏王朝的一些中原士大夫,以崔浩为首,试图将拓跋焘打扮成复兴周孔儒教的“太平真君”,文化上做了不少工作,其中就包括编写《国史》,又…

2017-03-06

澎湃新闻

酒徒:所谓文明,不过是魔鬼长出了天使的翅膀

中华浩瀚历史,隋唐历史太过精彩,太多的作家选择这段历史创作。“酒徒”再写此历史,出新之处就是他的小人物大历史观。

2017-03-02

北京青年报

罗洪:从1930年代走来的小说家

忘了哪篇文章哪位作者说,罗洪还健康地活着,在上海的寻常巷陌中,被人不断遗忘又被人不断记起,就像图书馆里那些不断被尘封又不断被拂去灰尘、平静而安详地接受斜阳照射的线装书。…

2017-03-02

上海纪实

从几件小事看胡适

胡适在去世前两星期,写给照顾他近两年的护士徐秋皎女士:“容忍比自由还重要。”它是胡适最后的遗墨。徐女士说胡适永远对护士客客气气。

2017-02-28

晶报

陶渊明的见识

庞参军去荆州的目的是什么,他怎么又转受刘义隆的命令出使建康,这显然是件非常奇怪的事,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陶澍于是发挥了大胆的想象,加上不小心的论证,给出了一个离奇的解释…

2017-02-28

澎湃新闻

我写《红高粱》时深受印象派画家的启发

我没有受过任何美术教育,只是作为一个欣赏者,看多了当然也能感觉出什么样的画好。20年前,我花了400块钱买了某某大师入门弟子画的山水画,挂在客厅里,当时觉得挺好。

2017-02-28

中国文化报

王强:生也有涯 读亦有涯 而书是无涯

对于我喜欢的作家,我会进行一种穷尽式的收集,他/她的重要作品,只要是在出版史上有来历的,我都会有搬回自己书房的欲望。这就是我的第四个收藏标准。

2017-02-21

晶报

王小波是怎么给文艺青年做思想工作的?

我外甥马上接上来道:舅舅,何必要快乐呢?痛苦是灵感的源泉哪。前人不是说:没有痛苦,叫什么诗人?——我记得这是莱蒙托夫的诗句。

2017-02-18

本站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陈寅恪先生一生经历了20世纪中国数不清的风浪,可他从不为形势所左右,始终坚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也是他一生治学原则的写照。

2017-02-18

中国文史出版社

正是南方有光时——追记周有光先生

或许是生在吴语系地域的缘故,周有光不只是终身保留着南方口音,就连最美的声音苏州评弹他也研究得津津有味。

2017-02-18

北京晚报

吴泰昌:记叶圣陶与巴金二三事

巴金初出茅庐,踏入文坛之时,还是一位不曾引人注目的青年。文学期刊的编辑适时地向他伸出了热情之手,使他顺利地充满信心地迈开了第一步。

2017-02-18

收获

没有村上春树的青春,怎么完整?

现在,非诺奖季,我们严肃地聊一聊村上春树。

2017-02-18

三联生活周刊

热门文章排行